541.果决(1/4)

刘昆写檄文的地方,离前线尚有百里。西陲守将等各派了信使、将校之类前来迎接、应卯、诉苦,都希望知道祝缨此来的安排,如果能战,也希望她能尽快地带兵前去解围。

祝缨接下来的命令却是“先休整三日,再议。”

刘昆埋头骂人去了,王允直听了吃了一惊,距前线百里,已经不太远了,救兵如救火,赶路走得就不算快,临了又要停他十分的不理解。与他同样不解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入了军中,许多关系都要往后退一步,第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了。他们都不敢贸然发问,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今天是肯定要休息的,预备稍后再私下询问。

须臾,刘昆的檄文写好了,祝缨看了看,道“就这样,发出去。”

各将校还要分头巡营,都先散了。

王允直不在将校之列,他在外面绕了一圈,重新回来求见。

祝缨将在地图上点点画画的笔往旁边一放“有事”

“是。”

“过来说吧。”

帐内点起巨大的牛油蜡烛,光线又亮了一些,橘色的火苗照在祝缨脸上,显得人愈发的柔和慈祥。

王允直道“君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停下休整我听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咱们离京时走的就不坚决,路上又慢,现在又停会不会影响士气误事呢”

祝缨道“这句话是这么用的么”

“诶不、不是么”

祝缨道“越是急,越不能急。你说的,那是对上了之后,咱们现在是什么是战前。不准备好了,拿什么打禁军有多少年没有正经打过仗了,你知道么样子是不错,可战场上,不会有画好的线让你走、标着布阵。四面喊杀的时候,脑子都是懵的长途跋涉,上阵之前他们需要休整。”

“可是,如果不亲临战阵他们永远都是新兵。”

“新兵是最容易死的,上阵之前,得设法让他们少死一点。”祝缨说。

王允直还是不能很理解,他书读得不错,性情也还算好。这一路的生活既不如在京城精致,甚至不如出使安南的安逸,他也都忍耐下来,并没有开口抱怨。眼下却是真的不太明白,乃至有了一点情绪“兵贵神速,拖着也不是办法吧”

“这叫准备。”祝缨说。

王允直听她说到这里,就知道不能再逼问了,只好最后说了一句“晚辈冒昧,不识君侯安排,只是心忧西陲,还请君侯明鉴。”

祝缨点了点头“你们明天再来,我安排。”

有安排就行,王允直勉强压下了情绪离开了。

祝缨却没有闲下来,她召来了守将所派之信使、将校,询问前线情况,再制定具体的方案,一直忙到半夜。

次日一早,祝缨击鼓召集众将,一起看沙盘,安排接下来各自的任务。

祝缨先问大家对西番兵了解多少、对现在西陲的情况了解多少。这个知道的人并不多,大概都知道双方正在交战,己方在保持守势,对方是攻势。了解得多一些的还知道,西番通常不会坚持太久,这次一直耗着是有点邪门。

祝缨道“因为,即使是坚壁清野,他们也还是拿到了好处。桑奎,你说。”

桑奎便是边将派来的将尉之一,面相粗糙,皮肤仿佛被漫天的砂土染成了浅黄色。他说“他们抢”

番兵也是兵,出动也得粮草,死伤也需要有对等的收获。昆达赤他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连攻城的技艺也更精进了。除了在村寨不断有小收获,甚至洗劫了一座城池。如今更是出动大军围困了州城,城里的粮食消耗的速度惊人。亏得姚辰英重视这里,屯了不少粮草,否则现在就该吃人了。

同时,西番还在拣软柿子捏,不断蚕食附近小寨。当然,也付出了代价,西陲与他们是“老朋友”了,对他们的战法也算熟悉,也并非完全龟缩在城中不出,也有迎敌、追击的时候。

总的来说,西番收支能相抵。但对西陲而言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仗是在西陲的土地上打的战争的破坏之下,无论谁赢都是当地输。

桑奎恳求祝缨“相公,还请早日救百姓于水火。您早日发兵,咱们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既能解州城之围,也能败退番主。否则,就算城不破,也要易子而食了。”

年轻的将校听了,脸上都露出愤慨的神色来,纷纷请战。

祝缨道“争什么争一股脑上去,没个调度协调,自己人就要先踩踏起来了。西陲兵久战疲弊,禁军没有经验。还是用禁军,先将士气调动起来吧林风,去抽各营精锐,桑奎,你领路,先不要去州城,先去寻个小股番兵”

番兵不时有四出掳掠者,祝缨先盯上的就是他们。出重拳,先打个小的,让士兵练练手、挨挨揍,林风有经验、桑奎熟悉地理,精锐准备佳、人数多,能够保证先打赢。但没有经验,一定会被胖揍,可以让他们不要太轻敌。

林风不问一声,答应了就去。

年轻的将校们虽然嫌这仗小,但第一仗,纷纷请命,都说自己的兵是练得最好的。祝缨便点了其中五人,各带麾下数百加入。

“其他人,观战。”

这一仗打得很热闹。

起初,奔袭番兵的时候,桑奎就有点不满,这些援军看起来精神是不错的,却缺了点味儿。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跟没有真刀真枪干过的,气质是不同的。林风的土兵里有一半有点味,另一半气味也很清新。禁军就更是如此了。哪怕他们看起来确实是经过训练的,并不算懒散。

袭击番兵的时候,也只有那一半的土兵显出老练,新人要么猛冲,要么犹豫。这群傻子还忘了一件事奔袭,确实需要靠鼓噪、鼓噪呐喊壮声势恐吓对方,但时机也很重要。傻子们喊早了,提醒了对方。

桑奎鼻子快要气歪了。

番兵这里,起初看这许多人来,也吓了一跳。以前也有这样的小股部队反被围杀的,但是劫掠来的东西又有些舍不得。犹豫之下,双方交锋。番兵略气短,开始被压着打,很快,他们发现了对方手上也不够硬。

那就不客气了

这边林风、桑奎都有经验,压住了阵脚,再组织反攻。双方竟然在一场小遭遇战中打出了拉锯的样子,精彩得要命。但是,观战的人中却有一半看不明白,盖因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不是一条直线你东我西,而是犬牙交错,能看出那条分界线的,就已经合格了一半了。

祝缨索性点了祝彤的名,让她来解说。

祝缨对王允直说“他们没有经验,所以急不得。”

王允直头脸都红了“是我无知。”

祝缨道“现在看到了、知道了,不就行了这样的事我见过许多次了,你以后见得多了也就知道了。”

然后率众回营,待林风等到回也携战利品回营,才重新开始点评。战利品要先分类,从百姓那里抢回来的,还回去。缴获敌人的,可以留下分成。

有功的,重赏有过的,责罚

然后开始讲评这一战,今天出力的,休整,其他人,拔营后准备下一仗也是打小规模的接触战,并不紧接着就大军压到对方大营面前。

番主大营已经知道祝缨要来的消息,“祝缨”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先前交过手,后来与安南不断有些往来。

昆达赤就说“都传说她又做丞相了,没想到是真的。东边的皇帝和大臣真是没意思,以前不要人家,现在又叫了来,一把年纪来打仗嘿不必慌,这个人我是知道的,她从来不自己往前冲。她一向谨慎,不会马上就决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