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太后 儿子学写字,亲娘学掌权(1/2)
事情有点紧
祝缨道“稍等,我换身衣服。二十三娘,叫阿彤来,让她随我一同去。赵霁看好家,一旦有变,就去知会京兆府,让他们把京城封了。如果我有事,你们就去陈家,让陈放动起来。”
祝彤很快也收拾好,带了一队人跟了上来。
祝缨道“走东门,那里的守卫是咱们的人。”
安排完了,祝缨也上了岳妙君的车,岳妙君有些歉意地说“对不住,累你也与我一同坐车,我实骑不得马。”
祝缨道“这是谁”她看向车里的一个小宦官。
小宦官慌得脸色红透了“奴、奴”
岳妙君道“是贵妃派他来找的我。你知道的,陛下自受伤后,一直未能痊愈。去年又又劳心劳力,亲自试过各地县令,积劳成疾。入春后,又犯痰症”
这些祝缨确实知道,她早就在为皇帝活不久做准备了。岳妙君说完,祝缨就盯着小宦官说“昨天还好好的,有些突然呐。”
岳妙君道“今天一早,陛下就不好了,你说吧”
小宦官道“今天天没亮,陛下就不太好了,贵妃看着很心急,请您进宫商量。”
“贵妃还做了什么”
“许、许进不许出,膳、膳食照进,药、药也照昨天的方子熬了进过来。把太子殿下也召了来一家团团聚。”
祝缨问道“知会其他人了吗”
“没有,连太后也没有告诉。您可快着些,要是叫他们知道了,可就不好了。”
祝缨丝毫不慌,道“急什么贵妃这不是布置得很好么”
宦官深吸一口气“是。”
说来也有趣,这人开始急得狠了,声音带着局促,被这一声,竟恢复了平静,低声道“麻烦的还是太后,她是长辈。”
“你也知道她是长辈。”祝缨说。
一行人进了宫,直达贵妃处,贵妃正把念珠捻得飞快。这宫里,确实经过一番清洗了,可要说全都听她的,她也不信,就怕走漏了风声。到时候她只是贵妃,穆太后可是太后名份这鬼东西,它真的有用
守门的宦官一声“他们来了。”
贵妃猛地转过头来“谁来了”
“是、是贾顺儿领着祝相公和郑夫人来了。”
贵妃放下心来,拎着念珠走了过去,站在门内等祝缨进门“祝相公,我能相信你吗”
“无论娘娘信不信我,我都已经到了。”
贵妃脚步不动,道“我今天做这样的事,是把我与孩子的性命相托还请您与我约誓,永不相负我愿与您同掌朝纲。”
都这会儿了,还说这个我发的誓你也敢信
祝缨道“我永远忠于陛下。”
“你”
“现在要拦我吗有点晚了。”
岳妙君忙打了个圆场“你们都别僵着了,大家不妨开诚布公。娘娘,相公入宫不是奉诏,已然冒了天大的风险,是向着娘娘的。您不把事讲明,接下来又能如何”
贵妃轻声说“陛下,驾崩了。”
岳妙君轻吸一口气,祝缨道“陛下的生死,不能由你一句话就定了,我要见陛下。”
贵妃半步也不肯让“您会保护我吗”
祝缨拨开眼前的人,宫女、宦官作势上前要拦,又哪里拦得住
她径直走到床前,床上的人一动不动,伸手在皇帝颈间试了一试,人都凉了。祝缨回过头,问道“有什么遗言吗”
贵妃与岳妙君互相扶持着走了过来,贵妃攥紧了数珠,道“他不以为自己会死,怎么会安排后事”
祝缨道“那就该请太后与丞相来主持大局。”
岳妙君道“娘娘请你来就是信任你我们无所依托,不要拿弱女子开玩笑啊。”
贵妃道“现在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请不要辜负我的心”
祝缨收回了手,平静地看着贵妃“你不负我,我不负你。”
贵妃放心了,松了一口气“太后一定恨死我了”
“她她到现在都没有出现在这里,已经不中用了。现在先不要发丧,现在管着宫禁的是我的人。陛下没有留下话是不行的,要录下遗诏。”
贵妃道“没有遗言,怎么写”
祝缨笑了“你想要什么”
贵妃当然是想有个正式的名份,不过她想了一下,道“太子还小,请您为他想一想。”
祝缨道“我知道了。”
祝缨马上开始安排,先给林风等人下令,宫中禁军将宫门封锁,后宫则由祝彤带人“守卫”,尤其看好太子。同时请丞相们都来。再下令给京兆,控制京城。然后是叮嘱岳妙君与小宦官“你们到我家是意外,因为有事请托,贵妃娘家的侄子想要做官。到我家后遇到了宫里来人宣我,于是同来。”
贵妃道“没有那个宫使。”
“宫门上的档,我来做。”
“好”贵妃一口答应。
宫使四出的时候,祝缨也“录”好了遗诏,遗命太子登基,然后是把太子的生母扶正,方便抚育新君、协理听政,再以四位丞相辅政。遗命里还嘱咐了新君要好好地孝敬母亲,还要照顾好穆太后,好好给她养老,让穆太后能够颐养天年。
最后说,自己登基的时候正在危急之时,连年征战,到了现在国家才稍有起色,所以葬礼一切从简,万事以百姓为重。
遗诏要盖章,祝缨顺手又把玉玺给扣了。天子八宝各有用途,没有玺印,发出来的诏令是可以不认的。
写好了,贵妃看了也觉得满意,祝缨之前对她的态度虽然不太礼貌,办事还真是没得说。她问道“为何要四位丞相呢只有你我,岂不美哉”
祝缨道“有次序就够了。”
贵妃问道“太后那里只怕她闹起来也不好看。”
“先不用管她,大事定下来她再闹也无济于事了。这个你拿着。”祝缨将一枚玉玺交到了贵妃手里。
“这是”
祝缨笑笑“制衡嘛,你手里得有点儿东西,如果没有,政事堂可不会理你。你拿一个,其他的归政事堂。”
贵妃本以为自己已经是个聪明周到之人,不能说算无遗策,也要讲颇有城府,然而祝缨一出手,她便觉出差距来了。忙伸出双手接到了玉玺,双膝一弯“多谢相公指点,以后还请相公指教。”
祝缨与岳妙君把她给搀了起来,祝缨道“准备一下,正事儿开始了。”
太子就在隔壁,很快被保姆带了过来,看到父亲一动不动,他仿佛受惊过度,又仿佛没受惊,问道“阿姨,阿爹怎么了”
贵妃落泪“陛下,陛下,你看看咱们的孩子吧你睁睁眼呐”又摇着孩子,让他快点哭。
小太子皱眉,挣扎着看向祝缨“祝相公,发生什么了”
祝缨眼圈儿一红,哽咽道“陛下,去见先帝了。”
还是岳妙君给小太子慢慢解释了,小太子的脸皱了起来“哇”地一声,哭了
殿上的人开始哄孩子,王叔亮等人赶到的时候,宫里已经开始撤彩饰了。他们急奔入内,当地一跪“陛下”
祝缨走了出来,蹲在他们的面前“陛下驾崩了。”
王叔亮抬起头来,双目如电,钉在祝缨脸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祝缨不为所动,道“到这边来说吧。”将其他三人引到殿里。
四人凑到了一起,施季行问道“如何不见太后”
姚辰英看到岳妙君拉着小太子,心头一松,也问“陛下有遗诏吗”
“我录了,”祝缨说,“不过你们还是先看看吧。”
三人看完了,倒也挑出大毛病来,王叔亮道“这个,太后”
施季行问道“陛下单召的子璋录遗诏”
祝缨苦笑道“单召是真的,为的是太后的事。陛下并不以为自己会现在就死,齐王除了,就剩太后了。当年先帝,我是说上一位,走的时候,老施你审的齐王,他的事有蹊跷。陛下也疑太后,我也问过宫中,讨好齐王是有的,不顾伦常是假的。郝大方,你们知道的,我与他熟,他对我讲,他在宫中,并不曾听到齐王秽闻。所以连陛下的伤,恐怕也是太后的算计。
眼下外患也平了,齐王也死了,他就开始防着太后了。孝字当头,又不能做得太过份。实不相瞒,还问我该怎么提防呢。大概是觉得我先前把太后心腹都给逐出了宫,做得很合他的心意吧。顺便聊了点儿别的,说话间就不行了,我只得把他最后说的话囫囵着记下来。算不算遗诏,大家看着办。”
她半真半假编了个事故,听的人都信了,他们也觉得当年的事是奇怪的,只不过木已成舟,不好深究罢了。儿子年幼,让老婆与大臣互相制衡,也是个很正常的做法了。祝缨整人,也确实有一套,召她对付太后,理由也很充份。
三人甚至在内心深处有一点点的责怪祝缨你怎么把什么都写下来了你看不出来母后与大臣,这是制衡么深宫妇人干政,真是让人头皮发麻你就把她隐了去,又能怎样几十岁的人了,你居然是个诚臣
祝缨居然是个实在人三人也不能将自己的心事翻到太阳底下来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