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七十章(2/4)
赵白鱼驻足:“什么?”
赵重锦脸色难看:“你居然不知道?”
两人都是一愣,心里闪过些猜想,赵重锦本能地不敢深思,赵白鱼瞬间想到赴任前,康王古里古怪的态度,应该是被元狩帝勒令不准透露这件事。
原因?
是担心他知道两江复杂,心生畏惧,不敢大刀阔斧地办差?还是怕霍惊堂知道,出于爱护他的私心阻拦他来两江?
但是刻意隐瞒这么重要的事情,难道不怕一无所知的他踏进两江就淹死在这潭深水里?
还是把他和昌平的母子关系当成一道护身符,所以理所当然地利用?
不得不说,赵白鱼也算是摸透元狩帝的心思了。
不过,赵白鱼转过一颗颗佛珠,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元狩帝的心思要是能这么好猜,霍惊堂何必如此忌惮?
“你想到什么?”赵重锦问。
赵白鱼不答反问:“你怎么知道这事?”
“我娘的来信里提到过,她让我能帮你就帮你。”赵重锦那时满心不解,他娘对赵白鱼不该是最冷漠的吗?而今看来,万事都有征兆。“我问你一件私事,如果你不愿回答也无所谓……”
赵重锦咬牙,直勾勾盯着赵白鱼的眼睛:“这二十年来,昌平公主一次也没联系你?”
赵白鱼满脑子都是元狩帝什么章程,没心思留意赵重锦的奇怪之处,随口便应:“有没有你们不清楚?”
是,没人比他们赵家人更清楚。
如果赵白鱼有一个嚣张跋扈的嫡长公主娘撑腰,怎么会过得那么落魄?怎么会被迫放弃科考、被迫替嫁?
赵重锦避开赵白鱼又清又润的眼睛,心思混乱慌张,不敢想真相,那太荒唐了,没人能承受得了。
“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赵重锦下意识想叫住他,被魏伯挡住去路。
待赵白鱼走远了点,魏伯才说:“赵郎君知道我们五郎成亲当日,从他那个偏僻破败的小院子里走出赵府时说了什么吗?他说他和赵家人两清了。”
赵重锦脸色肃冷,仔细看才能发现他瞳孔紧缩,处于失魂状态。
“不管您抱着什么目的接近五郎,如果敢伤害他一分一毫,我就是粉身碎骨也会将赵家人包括你们最宠爱的赵钰铮千刀万剐!”
撂下狠话,魏伯难掩戾气,他当真会付诸行动。
赵重锦动了动嘴唇,最终没说出一句话来,站在巷口大半天,被寒风冻得手脚僵硬,走一步一个趔趄,还是小厮搀扶着他才没摔倒。
他紧扣住小厮的胳膊,牙齿打颤,艰难地说出一句话:“递帖……就说我,求见昌平公主!”表情狰狞而惊怖,目光定定地落在虚空处,仿佛那儿就藏着一个令所有人都难堪痛苦的真相。
赵重锦心有畏惧,还是得向虎山行,去找那只或许会撕碎赵家人的猛虎。
***
赵府,主院。
嬷嬷拿着封信进屋,对正在看账的谢氏说:“夫人,两江来的信。”
谢氏头也不抬:“二郎的信?”
嬷嬷:“是老夫人!”
“舅母?”
谢氏惊喜地起身,赶紧拿过信奉拆开,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当她瞧见舅母在信里说承玠不该责罚五郎,五郎年纪小,要她拦着承玠,说道说道他,顿时一头雾水,再往下瞧,却是舅母的刀笔丫鬟注释,说这是舅母半夜做梦惊醒之语,不由会心一笑。
“舅母一如既往地活泼。”
用活泼这个词形容长辈固然不对,可谢氏就是喜欢那样的舅母。
待看到舅母说五郎眼睛像她,面貌像承玠,气度则自成一家,是君子温润如玉,谢氏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更觉得奇怪,舅母从未见过四郎(她知道舅母还以为四郎排行第五),如何知他相貌如何?而且他相貌没有一处像她,气度更无君子如玉之说。
舅母说的人是谁?
谢氏往下看,看到刀笔丫鬟注释,道是舅母到洪州散心,借住二郎府上,和二郎到酒楼时遇到五郎,一眼便认出他。
老夫人说,五郎的眼睛最像囡囡。
谢氏死死盯着这一句,用力得指尖发白,将信纸撕出一个裂口才如梦初醒般,惊慌失措地放下信纸,小心翼翼不敢碰,生怕撕碎了信纸,又仿佛是要撕碎信纸一样,视线力透纸背。
嬷嬷是从小跟着谢氏的陪嫁丫鬟,此时正担忧地望着容色难看得宛如将死之人的谢氏,不明白信里写了什么,怎会如此失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