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后世番外 论坛体(4/4)
史学家哈哈笑道:“众所周知,随笔就和我们现代人写日记一样。赵砚冰是他恩师的狂热粉这件事也是人尽皆知,所以随笔记录了赵白鱼许多个二三事。”
“耶!”
王晓月忍不住跳起来欢呼,好不容易平复心情后,坐回屏幕前继续观看。
史学家此时说道:“……随笔里记录了很多正史野史都没说到的事情,比如赵白鱼被迫李代桃僵嫁与临安王,以及婚后的琴瑟和鸣。再比如,宫宴之日,挡刀之时,赵白鱼心存死志,我们至今谁都没办法感受到当年那个志向远大却心系万民、把自己置身于黎民百姓里的赵青天是如何的绝望,但随笔里,赵砚冰说了一句‘文武百官皆神伤’,可见其人格魅力。”
王晓月其实更想知道赵白鱼刀斩三百官的原因,她以为不会得到答案,没成想下一刻有了回复。
激动地听完,沉默地退出视频,两腮凉凉,手指一摸,居然不知不觉落了眼泪。
王晓月进论坛,发现大家都一样。
我哭了,你们呢?
哇哇大哭,心酸不已。
何谓父母官?如是而已。
在那个百姓如刍狗、人命如草芥的封建时代,鱼儿是真的把低到尘埃里的人民放在了心上,打从心底给予尊重和平等。
原来刀斩三百官,置之死地,所求不过‘公道’二字。
王晓月刚平复下去的情绪又被调起来,忍不住想起史学家的话:“赵砚冰到底是大景的臣子,骨子里的忠君爱国让他不敢直言元狩帝的不是,但是从一些记录里,能旁敲侧击出两江大案牵涉元狩帝。元狩帝因此无意处置罪证确凿的昌平,打着小事化了的主意,反正少一个昌平,其他罪人还是会处置,还是会给枉死的百姓一个所谓的公道不是吗?可昌平是罪魁祸首啊,哪有底下的小鬼杀了,就能放过阎王,还让这头鬼王留在京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道理?如果不是赵白鱼,两江成百上千人的冤屈恐怕就此沉底。”
“王权至上的时代,其实很常见,除非动到当权者的利益,才会杀之后快,再借口是为黎民百姓讨公道,赚取民心。实际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多数时候是句空话,当然律法主张平等,可是律法也掌控在权贵手里,借律法漏洞冤杀平民,纵观历史,比比皆是。”
“所以当时的情况几乎无可转圜,昌平生路坦荡,两江冤屈冲天,若无赵白鱼那一刀,怕是千年积怨也难消啊。”
“赵砚冰在随笔里写下恩师在他第一次赴任那晚,曾同他推心置腹,描绘了一个理想光明的时代,一个只属于赵白鱼的桃花源。”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仿佛跨越了时空与千年后的我们共鸣。他说——”
论坛里有人复制史学家的话。
我们生来自由,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