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京西大侠(2/2)
龙向云分双掌向宋翊攻来,宋翊错开身形脚踩八门回掌以对。龙向云得名师指点,武功精妙,掌法身法皆在宋翊之上,逐渐将宋翊压制。
宋翊每逢险处只能倚仗强横掌力化解,龙向云不敢硬碰只能磨开身形寻找空隙,因此宋翊才能屡次化险为夷。
宋翊开启轮穴头脑愈发清明,虽与龙向云对战却能分出心神验证步法。自己步法虽然奇特,但是仍有不足之处,若是遇到真正高手立刻捉襟见肘。
若向往常一样步法,由生门横跨死门极易被对方打中,不如避过中井先退一步在横行上步,或者直接斜退斜上,总之就是绕过中井。
这样一来每格均有一臂长短,将敌人至于九宫之外,以中井相隔。对方臂长不及,避其锋芒再上步至敌人侧位进行反攻,并不直取敌人中门。是斜上斜下,还是先退在横行或是结合使用全视对方身形而定。斜退步法简短利攻,直退横行步法繁多却利守。
宋翊心中主意一定立刻变招验证。宋翊身法一便立刻强出数倍,任你掌法精妙却受距离所限,偏偏方寸之间却打他不着反而会被宋翊寻了空隙。
宋翊身形忽快忽慢忽近忽远,围着龙向云团团转。宋翊越打越是精熟上手,之后又借上步之机加入腿法,远了鞭腿进了短蹬,渐渐将龙向云压制。
龙向云急怒攻心,猛然间由腰后摸出一副双钺分心便刺。双钺乃是短兵器最利近战,尤其突施冷手之时几乎与暗器无异。这一下来得突然,宋翊始料不及。双钺又是轻巧快捷之物,刹那间已到进前,眼看就要将宋翊胸口戳上两个窟窿。
千钧一发之际只听草丛一生弓弦脆响,一只弩箭极如流星直奔龙向云肋下。龙向云只得弃了宋翊用兵刃将弩箭磕开,宋翊死中得活立即倒纵身形与龙向云拉开当子。
弩箭之后又跟有四支羽箭衔尾而至,以箭速判断弓力约有七斗以上②。羽箭不但劲力十足,而且精妙无比,四支羽箭连贯而来几乎没有空隙,逼得龙向云一阵手忙脚乱。
却听老者大喝一声:“好箭法!都停手!”声音洪亮震人发聩。
场中几人听到喊声,全部凝神而立。只见四十步开外草丛之中走出一名俊俏少年,背附劲弩手持长弓,正是花荣。
龙向云冲着花荣怒道:“我与他人比武一较高下,你怎能暗箭伤人?当真下作。”
花荣来到宋翊进前冲着龙向云说道:“难道你与人比武技不如人就可突施暗器吗?”
龙向云羞恼已极,但是碍着面子仍要辩解几句:“我本奉命前来捉拿盗匪,当然是以公务为主,比武次之。况且,事前也未有规定不能使用兵刃。”
二人还要口角,却听老者静静说道:“不要争了。”
龙向云对老者十分尊敬,听到老者说话立刻闭嘴束手站在一旁不再言语。
却见老者拱手对着宋翊和花荣施了一理道:“两位小兄弟失礼失礼。”
宋翊、花荣知道老者绝非泛泛之辈,立即以晚辈之礼躬身还礼。
老者嗯了一声不置可否,捋着胡须慢慢说道:“刚才那个年轻人是我的徒弟。我是朝廷散员直一个绿豆大点的小官,今次奉命前来捉拿盗匪,若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宋翊连声道:“不敢,不敢。还请问也老前辈高姓大名。”
老者干笑一声答道:“老朽莫天川,之前在江湖有个诨号叫挡路鬼。”
宋翊听罢倒吸一口冷气。当日高汉武可是明明白白地讲过,大宋朝八大侠隐,其中京西大侠就是“挡路鬼--莫天川”。宋翊立刻恭恭敬敬再施一礼道:“原来老前辈便是京西大侠,失敬失敬。今日得见真容实乃三生有幸,小子这厢有礼了。”正所谓礼多人不怪,莫天川实在得罪不起,先说几句的客套也好想蒙混过去
一旁龙向云看到宋翊如此恭谦却是冷哼一声显然十分不屑,但被老者狠狠瞪了他一眼便也不敢再发任何声音。
只听莫天川笑道:“什么京西大侠,那都是江湖之人喜欢夸大其词硬生生搞出的虚名,不提也罢。倒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老夫久未涉足江湖没想到竟然人才辈出,看来我是老喽。”
宋翊陪笑道:“前辈哪里话,我这两下粗浅功夫哪里入得了您的法眼。”
莫天川笑道:“非也非也,我看你武功路数奇特定有高人指点,以我之阅历也未曾见过。虽然仍有些许生疏之处却可以临阵学习变化,好得很好得很。”
宋翊尴尬笑道:“老前辈说笑了。我哪里有何高人指点,实乃自己误打误碰练得一招半式,还让前辈见笑了。”
莫天川哦了一声,面露惊喜之色:“这么说是你自创的?怪不得我想尽各门各派武功都没对得上号,人才,人才。不过我看你年纪轻轻却内功醇厚,这个却又是怎样一回事。”
宋翊表现得面有难色道:“这个吗,小子却是得高人指点。不过此事却不便讲,还望前辈见谅。”
花荣听到莫天川夸奖宋翊也觉面上有光喜形于色,真比宋翊还要高兴。
却又听莫天川为难地说道:“小伙子,你胆识过人头脑聪慧,年纪轻轻能有如此武功实在难得,假以时日必成气候。只不过,今日我奉命拿你归案实在可惜、可惜。”
未等宋翊说话却听花荣不忿道:“你这老头大言不惭,怎地就能抓我哥哥回去,难道我们没有手脚不成。”
龙向云刚要发作,却被莫天川挥手阻止。宋翊方才对阵龙向云信心大增,徒弟如此师傅能够厉害到哪里去?自己与莫天川一战未必不能取胜,因此也没有喝止花荣的意思。
莫天川看出宋翊心思,仰面大笑道:“好!年轻人本当如此。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要的就是这种气势。但是,我也不能欺负你们两个小辈,免得传出去折了我的名声。这样吧,你两人若能接我十招,我便放你们行路,如何?!”
备注
1县慰
北宋县慰类似于县公安局局长,弓手则是其下属可以理解为捕快之类。但是,在宋朝是没有捕快这种叫法的。
2宋朝一石等于现在公斤,十斗为一石,一斗为公斤。七斗便是40多公斤。北宋禁军可开一石七斗弓,但这只是开弓的力量,并不知射箭的标准,是臂力的测量。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七八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