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大宋九侠(2/2)

左明堂倒不是因为害怕莫天川本人更不是因为有军令在身。他与莫天川实在是多年好友,所以才会听他的话。

京东路和京西路原本就是一个京畿路拆开,两条路实在挨得很近。二十年前,左明堂便和莫天川联手行走江湖,一起做过不少大事,也正是因此闯出了名头。

左明堂又比莫天川小了好几岁,一直被莫天川当做小兄弟一般照顾。别看左明堂平日总和莫天川贫嘴,若是莫天川真有事让左明堂去做,他还真就推脱不得。

尤万金见莫天川要跑,立马撸胳膊挽袖子便要动手。左明堂两步拦到二人之间,说道:“老尤,何必动手呢,有话好商量。”

尤万金指着左明堂说道:“老左,你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知道你俩关系不一般,但我告诉你,我和老鬼之间的事你少掺合。你自己和那骚狐狸的事情还没理清楚呢,还来管别人的闲事。”

尤万金说别的话倒没什么,唯有最后一句话却是戳到了左明堂的痛处。一提到“骚狐狸”三个字,左明堂立即两眼喷火。

只听左明堂怒道:“老尤,我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别的说什么都可以,你敢说她,就是要逼我动手。”说话间已经摆好了架势,看来是动了真火。

尤万金也知道自己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说走了嘴,犯了左明堂的禁忌。但他也不能当面示弱,同样拉开了架子说道:“热脸贴个冷屁股,犯了一辈子傻人家也没领你的情,到头来还妄自在这里替人家打生打死。来就来,我怕你呀!?”

莫天川没想到几句话的功夫,这二人之间竟然发展成这个样子。看他俩血灌瞳仁的模样,今日必须拼个你死我活,真比之前的事态还要严重。

莫天川生怕因为自己的事情让他俩打生打死,赶忙又回去替他俩说和。

谁知这二人根本劝不住,只听左明堂怒道:“老鬼,你刚才可都听见了,是他一直拿话戳我。你别管,这事现在和你没关系了。这口气我咽不下,在我面前说这话的人都在棺材里躺着了,也不多他一个。”

尤万金也不示弱:“老鬼,你让开。左胖子自以为了不起,我今天到要他知道我的厉害。”

这三老剑拔弩张誓要以命相搏,宋翊却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乱七八糟都是什么事呀?三位大宋武林的顶尖人物,成了名的大侠,一言不合就要玩命?

这三人说话没头没尾,讲得都是他们自家的事情。但有两点宋翊却能听得明白。第一,这个尤万金有本事、武功高,最大的能耐是探听各路消息。第二,这个尤万金极为贪财,为了钱什么都行。

宋翊想清其中关键,请了请嗓子说道:“尤大侠,晚辈有一事相求。”

这三老在那里挣得面红耳赤,宋翊若不开口,他们真就忘了旁边还有一个人。此时听到宋翊说话,这三老一时间到愣住了,六只眼睛齐刷刷地望着宋翊。

尤万金听到宋翊称他大侠,显然心中十分受用,站直了身子用手捻着胡须,摆出一派宗师的样子问道:“嗯,小伙子,有什么事情尽管说罢。”

宋翊见他这副模样与刚才判若两人,变脸之快实在让人好笑,于是赶忙躬身作揖借机绷紧了面皮,说道:“小子想请老侠客打听一件事。”

“财迷鬼”的名头可不是白起的,尤万金一听有生意上门立刻两眼放光,旁的事情都忘了,两步走到宋翊跟前问道:“小伙子,找我打听事情,可是不少银两的?”

宋翊却道:“却不知老侠客的消息向来是个什么价钱?”

尤万金是何等的生意经,有生意主动找上门当然是待价而沽,于是捻着胡须慢慢说道:“那要看你问的是什么事情了。”

宋翊心中一笑,说道:“我想打听皇宫大内的事情,不知老侠客可有门道?”

尤万金嘿嘿一笑说道:“这个简单,皇帝老儿每天吃什么我也能知道。只不过,这价钱要高一些。本侠客一向只收黄金,看你这娃儿乖巧,就给你打个折扣,十两黄金。”这尤万金真是个贪财之人,一开口就是十两黄金。

宋翊心道:“你有价格就好说,有钱就能使唤你这个老鬼。”于是向着尤万金说道:“不瞒老侠客说,我有个未过门的妻子叫彭晓月,去年自珍州乐源县被强征入宫,说是送到了万寿山,想请老侠客待为打探一下。”

尤万金想了想说道:“这事好说,只不过你要先付下定金。”

宋翊跟着宋江一伙没少大称分金,他深知行走江湖需要银钱打点,因此从来都是来者不拒,囊中倒也有些金银。

宋翊从怀中取出一块二两的小金铤双手奉上,说道:“小子随身只带了这些,事后定当如数奉上。”

尤万金伸手接过金子,掂了掂便放到怀里,笑着说道:“好说好说,你自去做你的事情,有了消息我自然会去寻你。”

尤万金想了想又问道:“哦,对了。你留下名姓,将来我好去寻你。还有,记得准备好尾款。”

宋翊想了想,生怕漏了彭晓月的消息,于是直言相告道:“小子化名张横,真实名姓是宋翊。”

尤万金听罢哈哈大笑道:“张横!原来如此。你大闹乐源县衙刀劈知县,原来就是为的这个事。好,有骨气,有前途。”

宋翊赶忙嘱托道:“此事还请老侠客守口如瓶。”

尤万金将手一挥说道:“你放心,我从来不和官府打交道。就冲你这份胆识,你的事情我也会帮你办好。不过,这钱还是不能少的。”

宋翊会心一笑说道:“老侠尽管放心。”

尤万金谈妥了事情才想起莫天川来,举目查找早已是人去院空,哪里还有莫天川与左明堂的影子。

尤万金此时才懊恼道:“唉,我真是财迷心窍,被这两个老东西借机溜了。”言罢翻身出院,不知向何处追去了。

此时院中倒只剩下宋翊一人,想想今日之事实在好笑,也不知这个尤万金能否打探到彭晓月的消息。于是便怀着心事一路回到了自己营房。

宋翊回到营房之中闲了几日,果有朝廷使臣前来宣麻。宋江率领一众好汉跪了一院子听宣,不外乎就是赦免了宋江等人罪过,并分别授予官职。

以宋江为首绶了一个承信郎的从九品武阶官,其余众人依次往下都是些进武副尉,进义副尉,守阙进义副使之类的不入品的最底层阶官。以大宋军制来说,即使以宋江的官阶若是给了职官,不过就是个百十来人手下的都头。

即使如此,也将一众厢兵羡慕得咬牙切齿。要知道,厢兵待遇极低,若想混上一个阶官可是难上加难。宋江等人本是贼寇,一众厢兵拼了老命才将他们擒住,反而成就了他们荣华富贵,怎能不气。

宋翊对于官阶并不在意,只是关心自己这些人会被分配到什么队伍之中。

宣和三年正月,朝廷已命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进发。

王禀为统制所率领的东路军中,以辛兴宗、杨惟忠所统领的熙河军为主力,宋江众人皆被编入其中。

方腊的迅速壮大,远超宋翊的想象。在宋翊与宋江混在一起四处劫掠的这段时间里,方腊却在南方迅速做大,已有雄霸一方裂土为王之势。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教众,杀死方有常一家,以帮源峒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只以鬼神隐秘难测之事互相煽动,诱逼良民加入起义军。在方腊的号召下,青溪远近的农民闻风响应,很快发展到上万人。

宣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腊军在青溪县息坑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兵马都监察颜坦被杀,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

宣和二年十二月初,方腊军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直趋花石中心所在的杭州。

宣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方腊义军攻入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方腊凡是抓住宋朝官吏,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知州赵霆逃闻风而逃。军民饱受花石纲之苦积怨已久,在杭州捕捉官吏,发掘蔡京父祖坟墓,暴露其骸骨。

与此同时,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带领教众及当地农民攻州夺县。

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仇道人,衢州郑魔王等也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

湖、常、秀等州农民,也“结集徒众”,攻打州县。各地农民望见义军的旗帜,听闻鼓声,便跑来迎接,参加义军者更是“项背相望”。

大宋举朝皆惊,一面急忙撤销苏、杭造作局、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松懈义军斗志;一面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南下镇压起义。

童贯自苏州令董耘假作御笔手诏罢免花石纲撤销苏杭造作局,涉事官员假托供奉之名祸害百姓一律革职查办;并派宋军驻扎江宁、镇江两地扼守长江防止义军顺江而上,又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带领向杭州钦州进攻。

宣和三年正月,方腊部将方七佛率六万人攻打秀州,统军王子武据城固守。不久,宋朝大兵到来,合兵一处攻打义军,杀义军九千人,筑起五座高台,义军兵败退守杭州。

宣和三年二月,童贯、谭稹的前锋到达清河堰,兵围杭州并欲诏安,却被方腊拒绝。于是,宋军水陆并进开始攻打杭州。

备注

【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注解。“宋宣和二年,睦州方腊作乱,陷六州五十二县,势甚振。会张叔夜招降梁山宋江,使属熙河前军统领辛兴宗,辛予千人,令攻杭州。杭州贼方七佛,有众六万,宋江用计攻破,擒之,旧属百余人亦伤亡过半。中军统制表江等职功,辛兴宗曰:‘江等原系大盗,虽破城有功,不过抵赎前罪。’统制王禀不敢争。宋江等告退,遁隐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