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校场比箭(1/5)
眼下,杭州城正在战时,除守城士兵和巡队各领任务之外,各队自行操练。
韩世忠队中士兵知道用战马换了个白面小生来,各个心中都不服气,故意在校场上立起箭垛操练射箭,更是不冷不热地说着闲话。
花荣也不多话,拿出自己的短弓,默默站到箭垛前,隔着六十步连射六箭全部正中箭垛。花荣所持黑漆弓,弓身虽然短小力道却是不差。
朝廷弓弩院所造弓弩,弓胎由竹木制成,一面装牛角片,一面装筋。筋和角都需用胶粘在弓胎上,弓的力量主要来源于筋,以牛筋为最佳。
由于牛筋用量过大,而牛又是主要农具。因此,匠人在制作弓弩时,只能在关键部位用牛筋,其他部位用马筋、羊筋替代。
北宋淳化五年,宋廷专门就此事下诏,允许以羊筋代替牛筋制造弓箭。披筋时要把牛筋撕成一缕缕的细丝,然后一层层粘在竹制的弓臂上,披满一层要晾半个月,然后才能继续披下一层筋。
弓弩所用牛角按尺寸可以分为大小两种,同样的重量下,大牛角的价钱比小牛角贵出一倍还要多。由于大牛角比较昂贵,多数情况下,工匠只能选用小牛角做弓。
小牛角制成的角片较窄,为了保证弓身的强度,弓臂必须制造的比较厚,称为泥鳅弓。而大牛角制成的角片较宽,弓臂不需要太厚,因此成品弓身扁平,称为蚂蝗弓。
为防水侵,制成的弓身要用黄桦皮或桃皮包裹,也可以直接髤漆。直接髤漆的弓便称黑漆弓,上完一层漆后,如果是晴天要晾十天,阴天则晾二十天,晾干再上一层。
宋康定元年定制,步军弓的强度分为十斗、九斗、八斗三等。骑军弓的强度也有三等,由于骑兵身处马上,不便借力,因此弓的力度要稍微小一点,强度分为九斗、八斗、七斗三等。
花荣这支黑漆弓,乃是全部选用上等牛筋、牛角精工细作,弓身虽然小巧但却有九斗之力。
弓弩乃是宋军主战兵器。因此,禁军选用及平日训练教阅,皆以弓弩斗力为准则。而射箭的准头则为“射亲”,凡军中教射,先教射亲,次教射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