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桐庐之战(下)(1/2)
方腊叛军哪里见过如此阵势,顿时乱做一团。各营帐中冲出的叛军犹如没头苍蝇一般,也不知来了多少的敌人偷营,只见四下火气起人头攒动定是来者不少,实则多数都是自己人。
张大锤拎着一柄二十多斤的乌金八棱锤,带着百十名番兵趁火打劫到处shā • rén。整队的士兵慌乱中遇到他们转眼便会被吃掉,有时甚至冲到营帐中大杀特杀。
此时,韩世忠若再动手已然不及,方腊营帐四周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同时,各营军将已在收束手下士兵,再若耽搁下去立马就会被人发现只有这几百号人,到时山口一封,这几百人顺时就要交待了性命。
于是,韩世忠放了一支响箭,各队番军逐渐向山口聚拢,此时身后已然燃起无数火把。
仅这几百人再怎样讲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混乱也只是很小的范围。
冷风一吹郑魔王已从睡意中清醒过来,再不济也是三军主帅威慑力还是有的,当既一声呼喝稳住阵脚,命各营主将整顿各自兵丁,点齐人马掩杀偷营敌军。
此时方肥也赶了过来,劝说郑魔王道:“将军,常言道穷寇莫追呀。”
郑魔王哪里听得进去,今日大营被劫粮草被烧,若不拿几个宋军脑袋,方腊若是怪罪下来如何承担,便回道:“宋军不熟地理,料想也使不出什么花样,带我追上去将他们尽数剿灭。”言罢便崔马追了上去。
韩世忠与宋翊就像两把利刃冲锋在前,带着身后一众士兵所向披靡顺利杀出山口。
宋翊等人刚跑步出半里,便听身后杀声震撤山谷,后面郑魔王至少带着五六千人掩杀而至。这郑魔王知道宋军厉害,多带些人马只为心中有底。
宋翊等人为怕被敌军发现,来时未有一乘马匹,此时叛军前锋骑马来追不过多时便会被赶上,一但纠缠起来便会被后军包围。
此时离着设伏山坳尚有几百步的距离,宋翊自番兵手里夺过两杆长枪,托至队尾。
此时有几名马术好的前锋军已然追到了四十步内。宋翊暗开轮穴将灵元引入四肢,右脚蹬地拧身发力,将右手长矛全力掷出。
这根长矛灌注宋翊全身之力非同小可,跨越几十步远近贯穿一名骑兵胸口,长矛力道未尽,带着骑兵飞出丈余将随后一名骑兵串在一起,两具尸体一同翻倒在地。
这一枪连穿两人虽是借了马匹前冲之力,但这掷枪之膂力也是非同小可。宋翊算计停当,刻意以这一枪之威震慑敌军,为身后蕃兵撤入山坳争取时间。
叛军骑兵显然是被宋翊这神力一击所震慑,放缓速度有些畏缩不前。
此时,宋翊却听身后一声喝好,原是韩世忠也杠了一杆长矛过来。
只见他手握长矛中间,枪尖下沉架于右肩之上,向前颠了两步,身体后仰枪尖才逐渐挑了上来,在左脚前迈落地之前才扭动身体后仰,待得左脚沾地之时右腿猛然后蹬顺势掷出这一矛,长矛划出完美的弧线将一人一马钉在一起。
韩世忠虽然不像宋翊那般有灵元相助,但一看便是掷矛老手,能将身体前冲之力发挥到极致,这一矛足以让敌人胆寒!
宋翊、韩世忠每人只剩一枝长矛,站在那里虚张声势,众骑兵见他二人如此神威,哪敢前进一步,只是不住策马后退。
只是片刻时间,后队二百余骑兵也已悉数赶,为首叛军将领呼喝道:“对面只有二人,总共两支长矛,你们数百人竟然畏战不前!”
一众骑兵都是半路出家,哪如禁军一般勇猛,各个惜命如金裹足不前,为首将领喊了半天,仍然只在原地打转。
那将领也不知是做什么出身,为人甚是狠辣,见众人畏战,当场抽出单刀砍翻一名骑兵杀鸡敬猴,喝到:“奉‘圣公’军令,凡畏战不前者全部军法处置。”
方腊为人甚是狠毒果决,杀头剥皮一点也不含糊,叛军尽人皆知。对方两支长矛,顶多不过四条人命,今日若是怯战而回,二百余人全部都要杀头剥皮。这笔账人人都会算,不用再多言语,二百人一声呼喝不分先后纵马冲来。
韩世忠、宋翊二人眼见再也恐吓不住叛军,奋力掷出手中长矛贯,穿冲在最前面的两名骑兵,拔腿便跑。
一众骑兵见宋翊二人手中没了长矛,更加无所忌惮,争先恐后要取二人首级。
宋翊与韩世忠即便脚程再好也跑不过战马,几十步的距离转眼间便要被身后骑兵撵上,当先一名骑兵已然挺起了手中的长枪。
一枝羽箭快若流星,准确无误地贯穿了那名骑兵的咽喉。霎时间,箭如飞蝗自道旁草丛中飞扑而来,叛军骑兵接连有人倒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