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入港停船平匪(上)(2/4)

鱼乡码头不大,码头的容量远远承载不了数百只楼船。

无数挂着大秦旗帜的楼船在港外落锚,只有十几艘颇为气派的大船入港。

很快,一名名士卒扛着黑底红字的大秦旗帜下船,神色无比肃穆。侯云武发现,除了“秦”字旗帜,还有一些写着“王”的帅旗。

咸阳王家的人?

侯云武心中一惊,不敢怠慢,连忙领兵上前。

“止步!”

外围的秦军穿戴鲜明的盔甲,手持强戈,冷冷地打量着侯云武。军队容貌与侯云武这些烂杆子,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侯云武连忙停步,单膝跪地,喝道:“属下鱼乡游徼侯云武,叩见上官!”

大秦设郡县制,在县以下,有乡、里和亭两种不同的政权系统。

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是治安组织。

乡隶属于县,职能大概是摊派徭役、征收田赋,查证本乡被告案情,参与对国家仓库粮食的保管工作等。

乡吏的职称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乡可以看做小县,官吏的配置都是照着县来划分的。

三老的职责和县令相同,掌教化。啬夫职责如县尉,负责断案听诉,征收赋税。游徼则是同县监,循禁贼盗。

唯一的区别,在于县的兵权在县尉手里。县监多为文人,类似大秦中枢的御史。

乡的兵权则是在游徼手中。

想想也容易理解,游徼需要组织乡勇打击盗匪,不统兵怎么行?

而县尉的职责非常繁重,县里的所有军事、治安、征发徭役、修城墙、管理士卒等事,都需要县尉来管。

县尉要干那么多活儿,必须保证士兵的人数及作战能力,且不允许私自差使士兵。一旦发现哪个县尉敢将士兵当私兵用,一定会受到秦律严厉的制裁!

乡里毕竟要多一些人情味。乡民教化未开,宗族关系复杂,不可能照着郡县的制度来搞。游徼手下的兵,多是亲信和跟游徼关系不错的乡民。

如果是和平年代还好,三老、啬夫、游徼还能互相监督制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