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深度合作(4/4)
另一个,贝尔说可以把他们公司的药,委托这边制作销售。
他看中的是什么?一个是看中国内劳动力成本低,另一个是看中药厂的销售渠道吧?
这年月,不光国内的制药企业想走出去,其实国外那些药企,也很想打开国内市场。
长白山制药厂的药,通过楚瑄淮的关系,现在都是直接供应各地医院的。
想来,这个销售渠道,也很让人眼红吧?
打着深度合作、技术共享的幌子,以帮助药厂把中成药推向世界为诱饵,换取到药厂的配方,同时还有药厂的销售渠道。
将来,就可以说,中成药在国外推广太难,利润也低。
不如来生产我们的药吧,效果好、利润高。
正好借用你们的销售渠道推广,咱们合作共赢。
多好的算盘?
许世彦要不是重生的,也绝对不会想到这些。
上辈子那么多民族品牌,最后是怎么走向消亡的?
大多数都是被国外企业收购,或者合作。
当时国内这些企业一听说有国外公司投资,都高兴坏了。
真以为人家跟你合作,或者收购了股份,是为了把这个企业做大,推向国际呢。
可实际上呢,大多数品牌,之后就被雪藏了,从此销声匿迹,再也没了影子。
这是国外资本惯用的手段,他们打不过就干脆花钱买下来,然后雪藏。
等着过多少年之后,哪怕是国内企业赎回了自己的品牌,也没用了。
早已经被世人遗忘的产品,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当然,这个贝尔眼下未必就想的这么多,或许他真的是想要合作。
但许世彦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小心着点儿比较好。
“再有一个,你们是不是忘了,咱的药厂是跟谁合作办起来的?
咱药厂可是有不少专供的保密配方呢,开什么玩笑?跟老外合作、技术共享?”
没办法,许世彦就是这么个小心谨慎的性格。
可以说他没啥出息,没啥雄心壮志,他就只想这样悄悄猫着,一点一点发展。
不想出什么大风头,更没想过要占领什么国际市场。
他们就是一个小小的市属企业,又不是啥大厂,可别寻思那么多。
许世彦的想法,有人明白有人不理解,可公司的决策人是许世彦,他就有权做主。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还是要请示一下领导,所以许世彦就给管恩学打过去电话。
管恩学一听说有国外药企想跟制药厂这边合作,第一反应是特别高兴。
这年月,招商引资、出口创汇是主流,哪个领导也不例外。
但是管恩学并没有被突来的惊喜冲昏头脑,更没有一拍脑门儿就做决定。
而是在听完了许世彦的分析后,沉吟许久。
“世彦啊,这事儿我往省里汇报一下,听听领导的意见。
你呢,也问一下组织上什么意思。”
管恩学也挺犹豫,既想招来国外资本进驻,扩大药厂影响力,也怕真就像许世彦说的那样,将来药厂成了人家的廉价生产线。
所以,这事儿必须往上面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