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3 人才济济(2/4)
李弼对此倒也无作隐瞒,毕竟这些人本就是李泰引回国中。邙山那些战俘们本身就多是镇兵中的精锐,兼又在东魏境中生活良久、比较熟悉,所以原则上来说,只要这些人还有披甲从戎的可能,那就尽量安排进中外军伍之中。
但对骆超这样的降将,台府的态度就比较冷淡,基本的看法是不打算再授以什么重要的军机戎务。
可如果荣养于朝中的话,这骆超出身既非汉虏名门,本身也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功勋势力,起码高仲密那样上公之位是不要想了,但别的地方似乎也不怎么需要他,故而暂时还没有决定要如何安置。
不过李弼倒也私人送给李泰一个情况,那就是即将奔赴陇右的宇文导数日前曾经遣员到中军军府来仔细了解了一番骆超的履历,似乎对这个之前曾经担任过秦州刺史的家伙比较感兴趣。
李泰得知这一消息后却并不怎么看好,骆超之前能够担任秦州刺史,也并不是因为其人势力庞大又或是威望崇高,身为秦州叛军莫折念生的部将,因为反复横跳的投机一度担任秦州刺史。
但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其势力也早已经荡然无存,诸如李允信等秦陇年轻子弟们都已经不知其人,在陇右的影响力也是有限。宇文导即便辟之同往,未必能帮上多大忙,反而有可能加重与那些曾经被秦州叛军伤害过的民众之间的隔阂。
李泰自知骆超对自己的事业还甚有规划,但见台府对其态度如此,可见期望还是太高、有点盲目乐观了,于是便打算先帮其人争取一下官爵优待,且先立足于关西,接下来再等待时机。接下来局势纷繁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有心总是不患表现的机会。
离开中军军府后,李泰先同等候在外的宇文护讲了一下跟李弼交谈的情况,李弼虽然原则上同意了这件事,但总需要大行台开口才会顺势点头。
宇文护在听完之后也是忍不住面露喜色,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李泰忿怨十足,虽然彼此间也难再恢复全无隔阂的旧态,但总算还能笑语寒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