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工业革命的雏形(2/5)

可是一场战争过后,情况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收拢过来的难民,加上新增封地的人口,眼瞅着就要突破三十万大关。

在王国一众大贵族中,这点儿人口依旧处于垫底状态,但哈德逊还是满足了。

有了这么多人口做根基,原来很多只能想想的计划,现在都可以慢慢实施。

具体到行动上,哈德逊还是选择了先稳一手。大量新增人口在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困难。

将领地中的管理人员大肆外放,除了担心他们的忠诚度外,同样也是想借助他们的能力,在最短时间之内将这些飞地纳入掌控之中。

间谍不间谍的,坦率的说哈德逊并不是很担心。只要不让这些人进入核心管理层,带来的破坏就很有限。

毕竟,花大代价安插过来的间谍,主要还是为了监视、传递情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他们暴露身份。

尤其是一些中等贵族安插过来的间谍人员,此刻更是藏得死死的,唯恐暴露身份引火烧身。

只要哈德逊自身不出问题,领地中混入的大部分间谍都会很安分。除了偶尔传递一下情报外,平常时期都只能老老实实的充当打工人。

些许小事,该装湖涂就要装湖涂。真要是到了关键时刻,刻意释放一些假情报,没准还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大动作没有,小动作却没有停下过。除了人事调整外,对领地的产业,他也进行了局部微调。

“里哈先生,从现在开始领地的军工生产,要陆续转向民用产业。

除了保留必备的军工生产能力外,剩下的产能都要转向生产农具、锅碗瓢盆之内的生产生活日用品。

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里,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应该会有一波行情,不过各地的军工业都会进行转型,竞争可能比较大。

钢铁冶炼的产能,在未来两年也要慢慢降低下来,保留目前的六成即可。”

做出这个决定,可不是哈德逊一拍脑袋的结果,而是智囊团用历史经验数据分析之后,推测出来的结果。

仗都打完了,大家手中都积压了一大堆的武器装备,接下来的军火市场注定会惨澹。

没有暴利的军火贸易支撑,前面疯狂扩充产能的各地矿山、军火商们,要么大肆削减产能,要么进行转型。

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答桉,哈德逊不信大家看不出来。可以想象,接下来市场陷入萧条后,王国中的军火巨头们都会疯狂涌入民用市场。

王国内部的市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争的。大家相互之间都有一种默契,各自在自家势力范围之内折腾就对了,越界打价格战那是下下策。

北方出现的大市场,就是大家争夺的重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