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万字求追读】(2/4)

“从今往后,咱们想要再低调,恐怕就是没有可能了。”

对于这个变化,朱瀚也是提醒自己老哥。

“七五,你当初说是要缓称王,为的就是不被鞑子注意到,现在好了,全天下都是注意到咱了。”朱元章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愁绪,反而是笑逐颜开。

“高筑墙、广积粮和缓称王,其实也还是要继续坚持的,只不过要把墙垒的更高更大,粮食囤积的更多更广,缓称王嘛,也不是不可以,只需要跟刘福通他们步调一致就好。”朱瀚说道。

杀了蒙元皇帝,要想再低调,那是绝对不可能了。

特别是,当刘伯温回到江浙行省后,江浙平章伯鲁、范遥等人一定会是又惊又怕。

当初有蒙元皇帝随时南下威胁,让他们这些蒙元大臣起了歹心,如今看到朱元章实力这么强悍,他们难免不起惶恐不安的心思。

那双方建立不久的信任和利益,将会有受损的可能。

“江南是钱袋子,要不咱直接出兵,拿下江南如何?”朱元章忽然说道。

朱瀚想了一下,觉得还不是最佳时机。

“伯鲁等人还算老实,出兵攻打的话,有损之前的约定,而且,现在我们已经是各路义军战功最耀眼的存在,若是再拿下江南,将会有不少人惦记我们了。”朱瀚说道。

朱元章一琢磨,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只听朱瀚继续说道:“哥,要想拿下江浙,最少要有一年时间,用来在除州培养一批我们的官吏军官,等到拿下江南,用他们快速取代蒙元的各级官吏,控制住最基础的权力,否则,就算得到了一个江南,要么任用蒙元遗留的旧官吏,要么选用提拔江浙士人,不论是用谁,对于咱们的命令,都是不能尽心尽力完成的。”

他这一番话说的还是非常客气了。

先不说蒙元遗留官吏的问题,就说是那些江浙士人就很不靠谱,除了刘基、宋廉等一批知名人士外,许多都是注重虚浮的读书人,距离朱瀚理想的治理型官吏都差了许多。

“嗯,七五你说的是有道理,不用自己人,咱也是觉得不踏实。”朱元章说道。

等到他们回到了除州,还没有来得及商议更多的布置,就有从颍州来的‘大宋皇帝’专使抵达。

大宋皇帝赵林儿派人带来了皇命圣旨!

此前,因为刘福通指挥的第一次北伐汴京会战不利,红巾军撤退颍州后,原本有些士气消沉,正当刘福通等人想办法来鼓舞士气的时候,‘龙兴大帅’朱元章于洪泽湖击杀蒙元皇帝,歼灭百万鞑虏的巨大喜讯捷报就是传来了。

一时之间,红巾军上下从开始的不敢相信,很快就是转入了欣喜若狂中。

大丞相刘福通瞬间激动了起来,他觉得朱元章能够取得如此大丰功伟绩,自己率军在汴梁牵制‘数十万’元军应该能够发挥了很大作用。

大宋皇帝赵林儿很快下令,借助朱元章的这个巨大胜利,宣布马上就要组织第二次北伐!

鞑虏皇帝都已经是被红巾军杀死了,这一次北伐的目标,也已经不是小小的汴梁了,而是直接放到了蒙元京师大都。

为了进一步提振士气,颍州的大宋朝廷以皇帝赵林儿名义,正式册封各路红巾军将领封爵名号。

天字第一号大功的朱元章、朱瀚兄弟,自然是在其中位列前排。

当送走了颍州皇使,朱元章和朱瀚看着手中的圣旨,不禁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呵呵,这个刘福通,还真是会借力打力,借着咱的大胜,给他自己加上第一号封赏。”朱瀚笑道。

一连串的封赏中,刘福通位列首位,被加官为大丞相、都督天下兵马大元帅、颖王。

“这倒无所谓,刘福通毕竟是首义,咱也没啥意见。”朱元章非常大度的说道。

其实,朱元章和朱瀚的封赏是仅次于刘福通。

如今的朱元章地位,已经是明显超越了其他三路都元帅,被封为南路军都元帅、加太尉、淮南江北行中书省丞相、吴国公。

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从一个濠州小帅,变成了红巾军的第三号人物。

而朱瀚获得册封,也是一点不算少,除了原本的江南行省平章外,还加封为除阳侯,太子少保,算是把虚名面子给足了。

“只不过,刘福通他们马上打算再次北伐,又是得我们资助不少粮草了。”朱元章颇有些不情愿了。

“哥,颍州距离我们太近了,要是刘福通他们不北伐,反而要来东进南下,那才是不坏事呢。”

朱瀚不心疼那点粮草,反而是怕刘福通他们待在颍州不动。

只要刘福通他们继续北伐,那就会给朱元章朱瀚他们充足的时间准备。

朱瀚心中,已经是把江浙看成了一块砧板上的大肥肉。

至于什么时候切这大肥肉,全看自己什么时候把刀磨好了。

在此期间,若是有任何人妄图染指江浙,朱瀚都会让老哥朱元章把跟他们拼命的。

“这新一次的北伐计划,不知道刘福通要如何安排,等到商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出粮出钱,但是尽量不出兵了,就说我们这一次消灭鞑子受损也比较厉害,省的有人再妒忌我们。”朱瀚说道。

这一次消灭淮东的元军,并没有损失太多的兵马,仅仅是折损了不到三千人而已,其余的大小伤员已经是恢复的七七八八了。

“好,七五你放心,到时候刘福通让咱去颍州,一定牢牢记着这些。”朱元章笑着说道。

几天之后。

大宋皇帝韩林儿又派人来传旨,诏请南路军都元帅朱元章去颍州商议二次北伐蒙元事宜。

朱元章与朱瀚早已经是有所准备,带上了缴获的蒙元皇帝龙袍、玉带和印玺等宝贝,踏上了去往颍州的路程。

红巾军上下众将领齐聚颍州,他们将会亲眼看到朱元章的荣耀时刻。

河南,汴梁城。

自从中书省右丞哈麻等人,率领被释放的元军上下从洪泽湖返回汴梁,他们就是迅速在河南汴梁安插官吏,拉拢河南行省平章特木尔、团练将领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人。

哈麻等人刚刚与河南行省将领们建立了政治同盟,从淮东就传来了丞相脱脱败亡身死的噩耗。

一时之间,整个河南的蒙元官吏们是人心惶惶。

前脚刚刚死了皇帝,后脚就是百万朝廷大军覆灭。

不论怎么看,大元朝都是要完蛋啊。

“朝廷一定有红巾贼的奸细,否则,不可能是如此迅速的被贼人攻破!”

右丞哈麻与河南平章特木尔、察罕帖木儿等人商量,准备向京师大都上奏,请求让皇太子爱猷继位,然后清剿脱脱余孽。

因为,哈麻等人已经是认定,一定是丞相脱脱想要养贼自重,结果却是玩砸了,不仅害死了皇帝妥欢帖木儿,而且还让自己命丧乱军。

大元皇帝的一路行程,从河南行省一路南下进入淮东,若不是脱脱之错害死了皇帝,那就得由河南行省众人或者哈麻等护驾禁卫承担责任了。

饭团看书

如此情况下,他们一致把矛头对准了脱脱这个死人。

很快,从京师大都就传来了消息。

皇太子爱猷,在奇皇后等人的拥立下,毫不意外的继承了大元皇帝和蒙古大汗的权力。

并且,刚刚上任的新皇帝爱猷,给自己的死鬼老爹加了一个庙号惠宗,至于谥号,因为实在是有些太长了,也死的有些太丢人,一时半而还没有想出来。

不过,按照元朝中后期皇帝死后的规矩,新皇帝爱猷给死鬼老爹追了一个蒙古大汗的名号,叫做‘乌哈嘎图汗’,也就是蒙古人聪慧英明的意思。

虽然死的有些愚蠢,但是并不影响取一个好听的大汗名号。

但是。

当汴梁城内的哈麻等人,听到这个‘乌哈噶图汗’的称号后,全都是愣住了。

他们都一个个目瞪口呆,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连巧舌如黄的右丞哈麻,也是一个劲儿的吞咽口水,用来缓解自己的恐惧和紧张。

有这些反应的人,全都是被红巾军从洪泽湖释放回来的蒙元高层官员将领。

河南行省的特木尔、察罕帖木儿等人都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情况。

不过,他们现在是政治上的同盟,一切都是要搞明白的。

等到送走了大都来的使者,河南行省的特木尔、察罕帖木儿等人才是开始询问起来。

哈麻等人依旧是一脸的惊恐。

面对河南行省几个人的询问,哈麻等人相互对视一眼,然后才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乌哈噶图汗!这个名号,在大都使者到来之前,我们就已经是听说过了。”右丞哈麻说道。

“什么?”特木尔顿时脸色大变。

“这怎么可能?”察罕帖木儿更是一起身大声嚷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