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2)

莘奴将脸儿往杯子里埋了埋,道:“怎么这般的冷?”

王诩闻言皱眉,他的身体康健,又因为修习武艺,向来耐冷,倒是一时没有察觉屋内的温差变化,听莘奴这般说便起身披上衣服,推开了一扇小窗,这才发现虽然冬季未到,昨夜竟然赶早下了一场雪。此时屋外竟是白茫茫的一片,到处是琼枝玉叶,远山也是皓然一色。

莘奴裹着被子支起身,也惊喜地叫了一声:“呀!下雪啦!一会便要叫了仆役在院子里堆个雪天禄来戏耍!”

她到底还是个十八岁的少女,虽然后天催生得沉稳了些,可是这晨起时,得了意外的惊喜,还是压抑不住少女的心性。

“快躺回去,小心都净了被子里的热气!”他瞪了莘奴一眼,又合拢了窗子,回身给犹自赖在床上的莘奴又盖了一层被子,这才叫来瑛娘嘱咐她端来炭盆,送到屋内取暖。

只是一会的功夫吗可是他再脱衣入杯中时,却发觉这棉被里的人冰凉得如屋檐上的冰柱了。

他便凝眉揉搓着她的身体,将那两只冰凉的脚儿夹在自己的两腿间,又有些生气,忍了又忍,还是开口道:“以前给你开的那些个温补身体抗寒生血的药,有一半都被你泼到了地上,若是认真来喝,何至于这般爱冷?”

一边申斥着,一边又高声嘱咐瑛娘在一会要食的米粥里多加些切薄的羊肉和姜片。

关于这些,莘奴也是理亏气短的,倒是一时接不上话,便是想着怎么巧妙地转移一下话题。

这一用力,倒是想出一则,小声道:“那群贤论会,你可要参加?”

这群贤论会乃是最近让天下贤士议论纷纷的一个议题。

只因为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颇见成效,这不禁让他心内飘飘然。他向来以魏国先贤李悝继承人自居,继承的是正统的李相的思想,所以此番在秦国出展拳脚之后,便急不可耐地出书立传,效仿先贤,在这乱世中自成一家。

而既然要著书,难免要召集一场群贤聚集的盛会,方显出开山一派的阵势。于是商鞅广发请柬,邀请了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等诸多名流到场,设立辩坛,畅所欲言,诉说自己的心得体验。这样的盛会,先前也是有的,召集者正是当时的名士孔仲尼。

只是当时孔夫子尚存人间,名头其实并没有死后那般响亮,加之他为官数载,却一直清廉而囊中羞涩,那一次的聚会,响应者寥寥无几,以至于他的弟子们编纂论语时,都羞于将此事记录在案。

如今商鞅再起辩坛,可是他的名望却是远远不能与孔子相提并论,若是只凭一己之力,难以有个圆满的收场。是以若想敲鼓拉大旗,还须要借一杆大旗才好。商鞅思来想去,也只有鬼谷子有这个号召力。

一则,他门下弟子众多,个个非富即贵;二则,他的仇敌也甚多,尤其是儒家弟子,向来以鬼谷子而深恶痛绝,像这等既可勾引到垂涎富贵者,又能引来想要一显骂功的清高之士,可赞可唾,可圈可点的诱饵有几何?

天下之大,唯有鬼谷子王诩一人耳!

这般主意下定后,一个难题随之而来,该是如何邀请鬼谷子欣然赴约呢?

当下便是请秦王给太子修书一封,吩咐太子请鬼谷子入秦,秦王要亲自面见王诩,而商鞅再不显山露水地邀约王诩参加群贤论会。

若是平时,鬼谷子自然会欣然赴约。因为这秦国一直是他布局埋线必不可缺的一局,秦国地处偏远,国风与中原诸国也是大不相同,若是能亲自巡游一番,对以后的策略大有裨益。

可是如今,他娇宠的佳人怀有身孕,如何能经受住车马颠簸?而他又岂可远行?

第127章

所以当莘奴问起,他也仅仅是略一迟疑,便不再多想,摇了头后正色道:“你少顾左右而言其他,从今日起,你的吃食不可尽随了心意,如今你怀有身孕,更是感染不得伤寒,若是再一味任性,看我能轻饶了你!”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易。装了几日病奴的嘴脸,现如今在婚书拿到了手后,倒是开始渐渐显露出原本专横霸道的原型了。

偏偏莘奴还反驳不得,可是他那一切皆以腹内孩儿为重的话语,还是不能不让人为之气闷。

莘奴不由得想到了那公子疾,这些个男子倒是大同小异,都是甚紧张着自己的骨肉,甚至做出让人难以想象的改变。

譬如那公子疾,原本似乎不是体贴未婚妻之人,而如今也是一味的体贴。再譬如王诩,原本不屑于世俗婚约之人,只因为她怀有了孩儿,竟然更改了前番的心思,与她欣然缔结了婚书。

想到这里,胸口不由得一阵莫名的气闷。不过王诩说得对,自己已经是双身子了,不可再如从前一般娇气任性了。

就这样,待得身子变暖后,莘奴终于起身,换上瑛娘一早备下的厚重冬衣。这冬衣的衬里都被瑛娘用装了热水的小暖斗熨烫过一下,穿在身上的也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