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义诊(2/5)
因尤小田和王征曾多年不见,并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可她自己却是到了十岁上下才渐渐显出状况。
如今两个孩子还小,虽时常生病,但小孩儿本就体弱,也实在说不准到底是心疾还是巧合。
不多时,到了,刘喜先去邻居家敲门,接回两个孩子。
他并非长子,成亲后就分了家,来城中过活,故而一旦夫妻俩都出门,孩子便无人照料,只好拜托邻居。
那邻居见马冰亲自来送,十分敬畏,又旁敲侧击地打听来做什么。
马冰认出她就是当日在堂上光明正大承认偷听的妇人,也觉好笑。
这类人并不罕见,虽偶尔难免有些烦人,但大毛病没有,心还是好的,但凡邻里间有个什么事儿了,也最爱出手帮忙。
人无完人,更何况寻常百姓?
大凡一个人没有坏心,便已极难得了。
不然,岂非人人都能成圣!
“听说他家孩子前儿咳嗽,顺便来把把脉。”马冰含糊道。
刘喜和尤小田的儿子六岁,女儿四岁,都是不懂事的时候,但被教得很好,只拉着父母的手贴在身边,仰着小脑瓜看这位陌生的漂亮大姐姐。
马冰失笑,一手一个脑袋瓜子揉了揉,两个小孩儿便都咯咯傻笑起来。
别说,傻笑的模样真跟刘喜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那妇人一听,用力拍下大腿,“是呢,您是大夫呀!那,那……”
她竟罕见地局促起来,搓着两只胖乎乎的手,想说什么,却又不大敢开口的样子。
马冰哪里猜不出她的心思,一抬下巴,“若家里有病人的,我也一并看了就是,劳烦婶子去附近各家说说。”
小县城大夫不多,百姓们日子富裕也是有限的,难免抠搜,大多“小病忍,大病拖”,多有小病拖成大病的。
她本就经常义诊,也不多这一回。
那妇人一听,大喜,先咕咚一下麻溜儿跪下磕了个头,又飞快地爬起来,一边颠着丰腴的身子小跑,一边沿街喊道“开封府的大夫要来给咱们义诊啦,各家各户有病人的都来看看啊,开封府的大夫……”
活像个奔跑的大喇叭。
马冰呆了,然后看着她腰间那圈小肥肉抖~啊抖~噗嗤笑出声。
刘喜和尤小田都是不好意思,“您看,为了我们这点小事,竟要劳累您……”
马冰摆摆手,“走吧,进去吧。”
似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类似于“万事通”的角色,那妇人便是如此。
她的号召力和传达能力简直惊人,马冰还在给尤小田的两个孩子拿脉时,门口就已呼啦啦聚起数十号人。
有老的,有小的,有拖家带口的,他们大多不是空手而来,但仓促间也拿不出什么体面的谢礼,有的胡乱凑了一篮子鸡蛋,有的忍痛翻出自家不舍得穿的花布,有的是几个馍馍,还有野菜、瓜果……
因畏惧“开封府”三个字,他们也不敢贸然进来打扰,便都挨挨挤挤堵在门口。
“哎大家伙都不要挤着,叫贵人看笑话,说我们乡下人没规矩。”那妇人又气喘吁吁赶回来,挥舞着胳膊道,“依我说,大家都各自带着凳子来,就从门口这里贴墙根儿一溜儿往外坐着,先来后到,又便宜,也不至于乱了次序。”
众人一听,都说好,又呼啦啦回家取凳子,果然乖乖沿着墙根儿坐好。
因怕打扰里头听脉问诊,也不敢大声说话,实在憋不住了,就压低嗓子,脸贴脸小声议论几句。
看病抓药极贵,寻常人家哪里经得起几回折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