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朕都不想摆烂,你们也别想摆烂!(2/5)

接着,小试牛刀,收拾得底下官员听自己的话,也得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然后,执行上面的政策和开展自己的行政才能,怎么也得半年或者一年后才能做的好。

所以,如果一个官员的任期不到三年,能真正为国为民做事,执行新政的时间就会变得很少!

若再遇到点什么波折,很可能就耽搁到退休后,新政都没执行下去,然后就又因为要换新的官来,而被耽误。

而新的官又要重头开始熟悉,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所以,朱翊钧为此宣见了新任吏部尚书王遴,对其言道:

“今天下为官者,多不愿受案牍劳形之苦,以至于一旦得其位,便欲致仕,以求锦衣还乡,更彰显自己不慕名利之德,只是国家却要被其害得不轻。”

“不少官员到地方任职后,甚至只在当地待个一年半年,以考察为名,把辖区古迹名胜游乐完一番救上本请辞,且有的还没得到朱批就直接冠不理政事,这让一些地方名义上处于有官的状态,实际上却处于无官的状态,以至于善政不能推行,地方豪强肆意侵吞公利民财!”

“这样的情况不能不遏制,而要遏制,吏制得有所改革,要求官员一旦赴任,必须在任期内把官做满,而任期未满就辞官的,以游惰不肯报效国家为由褫夺官身,只令其以庶民回乡;对任期已满而辞官的,虽不夺官身,但若无成绩,生不给荣誉,死不给追封,具体细则,你们吏部部议后,再呈递于朕。”

王遴听后一时猛抬头瞅了朱翊钧一眼,然后又低头拱手称是。

“陛下要加强吏治,限制百官只为沽名钓誉而做官,这本无可厚非,只是真要这样推行,恐我将成为众矢之的啊!”

王遴则在回吏部后,就对左侍郎黄凤翔等提起了朱翊钧要吏部对官员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的情况,在制度上予以遏制的旨意,且因此感叹了一句。

黄凤翔听后也叹气说:“大冢宰所说的没错,如今看来,只能按旨而行,只是立制时,多些通融的地方为好。”

王遴点了点头:“只能如此。”

他知道,自己现在上疏辞官已经不可能。

毕竟,皇帝正为许多官员不肯做实事,而只想沽名钓誉,只想得个当过某gāo • guān的荣誉的行为而生气,他这时若一成为吏部尚书就上疏辞官,只会令陛下厌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