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朕都不想摆烂,你们也别想摆烂!(3/5)

所以,他也就只能打消掉辞官的念头。

“该怎么通融,就得仔细商榷,而不能马虎大意使礼不得行才好。”

黄凤翔跟着又说了一句。

王遴点头:“是得认真商榷,让吏部的每一位同僚都要发言,每位同僚的意见都要认真讨论。”

于是,吏部就便这么认真部议起来。

从部议的第一天开始,就有许多吏部官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积极反驳的,以致于争吵个不停,好些天都没有出结果。

而这个时候,朱翊钧则从张敬修这里收到了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

一份关于吏部尚书王遴和左侍郎黄凤翔等的谈话记录。

朱翊钧看了后就对御前的戚继光和李成梁说:“这吏部是要搞拖延战术啊!”

“陛下说的是,大冢宰想必也只打算在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待一段时间就辞官,而没想着做吏部尚书后,要再为天下吏治做些什么事,毕竟真要是加强吏治,逼着百官在任期内必须认真做事,是会得罪天下官僚的。”

“但大冢宰自然不好直接反对,也就只能以要认真部议的方式,进行拖延。”

戚继光这时说道。

李成梁在一旁跟着说道:“约束百官好逸恶劳之性,与之前大冢宰为户部尚书奉旨推行‘免徭役’这样的善政不同,这是要得罪天下官僚的,故大冢宰想必是不愿意为之的。”

“他既然不愿意为之,朕也就不必积极为他们做事。”

朱翊钧说着就看向戚继光和李成梁说道:

“吏部这样不明着封驳朕的旨意,使得朕也找不出理由惩治,也就只能用别的方式处理,故接下来,到侍御司的奏疏,凡是涉及为在任文职官员加封的、致仕官员去世请追封的、为自己父母请恩表的,皆以国家名器不能不慎重为由留中,直到吏部何时拿出改革官制的方案来,就何时处理这些奏疏。”

“遵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