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207 泰山呀泰山(2/4)
听了这么长时间的神迹,文官集团这几个字是深深的刻在朱高煦的脑子里。
【不同王朝有不同王朝的弊端,大唐虽然没有文官集团,但有关陇集团门阀世家。
像李渊本身关陇集团出身,登基后也是厚待关陇集团。
如同汉朝的藩王,唐朝的关陇集团一直是唐朝的隐患,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重用山东集团以此平衡关陇集团。
到武周时期,对关陇集团则是完全打压。
而唐玄宗时期,对关陇集团政策是打压平衡的政策,例如启用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的“寒门”官员,同时也会任用有门阀世家背景的贵族子卿。】
朱高煦只要听到平衡就脑仁疼,朱厚熜就爱搞平衡,这个唐玄宗李隆基也是。
平衡!有什么好平衡的!
【只能说平衡各方势力是每个王朝尾大不掉的问题,但只顾平衡,不从跟上解决问题总会玩崩。
咱话题扯的有点远了,继续说宰相宋璟,在政策上他也有自己的主见,可惜没有被唐玄宗李隆基采纳。
首先是对于府兵制的改革,唐朝的府兵制和均田制相互依存。
没战事的时候府兵们就回家种田,有战事的时候就自带武器和装备,听朝堂派来的将军指挥打仗。】
天幕中出现小动画,只见卡通的士兵一手拿刀一手拿锄头。
【但随着土地兼并问题愈发严重,均田制破坏导致府兵制的破坏,打仗不但有风险还要自带粮食,关键还没地重。
如此百姓都不想当兵,出现了大量逃兵和大宋一样,百姓以当兵为耻,当兵真是既没钱也没出路。
但和大宋重文轻武不一样,只是普通百姓当兵没有出路,但是武官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赵匡胤已经习惯神迹用他们大宋当反面例子,心中竟没什么波动。
毕竟神迹可比赵匡美的刀子嘴委婉的多。
【对于崩坏的府兵制,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募兵制,把军人作为一种职业,花钱雇人打仗。
募兵制可以短时间内提升兵力,大明嘉靖年后期也用募兵制。
但是在封建制度下的募兵制却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