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永乐大典与世宗实录(2/5)
诸大绶闻声抬头,和气地朝三人点点头,示意三人坐下。
诸大绶道:“三位乃是陛下钦点的三鼎甲,是同科进士中的翘楚。不过入了翰林,就当知分寸,懂礼数,潜心向学,用心实事。切不可因科甲一时之成功,生骄狂之心,更不可因背后有阁老撑腰,就目中无人,尔等可明白?”说着眼睛还瞟了一眼张敬修。
张敬修脸露恭敬之色,与罗万化、黄凤翔一同答道:“下官谨遵掌院教诲。”翰林院中科甲高者比比皆是,他们哪敢自傲。
诸大绶点了点头,又道:“本院史官,讲官升迁,虽由内阁题请,但由本官出考语,再送中堂看定。本学士虽乐奖掖后进,但尔等若是心存侥幸,不用心实事,本官自会看在眼里,如此想要本官给以好评,那是绝不可能。”
三人自是恭声应是。
诸大绶脸露笑意,显然对三人俯首帖耳的表现满意,于是命小吏为三人上茶。
待几人喝了口茶后,诸大绶和颜悦色道:“本院职责,尔等应是明了。尔等入院为史官,主责便是撰写典籍史书。眼下我院主修二书,一为编修《永乐大典》,二为修世宗肃皇帝实录,《永乐大典》已是快要修完,故而当务之急乃是修世宗肃皇帝实录。”
听了诸大绶的话,三人都是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世宗肃皇帝就是当今圣上的父亲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是大明朝现今在位最长的皇帝,要修其实录可非易事。
而张敬修则对《永乐大典》极感兴趣,这部由永乐大帝下令编撰,由一代奇人姚广孝和大才子解缙总编的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可谓命途多舛,流传至后世,只余百分之三四,实让人扼腕叹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