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试点(2/5)
当时他亲自监斩汪直时,对于汪直临死前大呼‘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之言,还怒斥其‘死有余辜,危言耸听’。在他看来,汪直一死,海波当平,倭寇自散,孰料汪直临死之言真一语成谶。不过,就算如此,他也仍坚持认为自己斩杀汪直并无过错。
马森环视殿中众官一眼,脸带嘲讽之色:“本官为闽人,久居海滨,故略知海商之事,以我观之,这私贩或有一些小民为生计铤而走险,出海行商,然更多的是,沿海士绅豪族与私贩互相勾结,更有甚者,竟还敢私联倭寇,以此谋得巨利。试问,如此海禁,禁的是谁?得利的又是何人?”
马森此言一出,不少官员脸色当即就变了。
礼部右侍郎万士和阴阳怪气道:“听大司农的意思,私贩横行,倭寇难平,乃是沿海士族之责了?”
马森正要答话,就听得陈以勤接口道:“仆倒以为大司农言之有理,这倭寇难平自是与士族无关,然,如今海禁确实名存实亡,只禁了普通百姓,海商私贩却日益壮大,其中若说这私贩尽是普通百姓,仆却是不信。”
陈以勤是拥护祖制的,但他并非顽固之人,马森已是说得这般明白,他也转变了原来的态度。
“哼,大司农之言不过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众人循声望去,见发声之人乃是兵科左给事中陈行健。
陈行健冷哼一声,道:“照大司农这么说,这倭寇之患,反是沿海士族引起的了。”接着脸色一变:“难道我大明士族还会里通外国,为祸我大明百姓!大司农行此污蔑之事,意欲何为?”
陈行健这话说的很是阴险,也是言官们常用的话术,扣帽子、偷换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驾轻就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