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试点(3/5)
殿中不少官员都是开始指责马森妄言,出此言论毫无根由。
张居正一言不发地打量着那些指责马森的官员,心中微动,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南方官员。
“陈给事中何必曲解本官之言。”马森怒声道:“本官何曾言过倭寇之患是由沿海士族造成?本官之意,乃是说不少人口口声声说要遵崇祖制,暗地里为了财利,又何曾将祖制放在眼里!不瞒诸位,本官为官多年,在闽地也略有声望,因此,亦有一些海商私贩对本官许以厚利,以求庇护,只是本官却不敢为一己私利,损朝廷生民之利。”
这话说得不少官员都是有些不自然,不过立即就有一名给事中冷笑道:“大司农真是一心为国吗?下官怎记得大司农在总督漕运都御史任上时,也不是那般大公无私吧。”
总督漕运都御史便是漕运总督,掌漕运之事,位高权重,在此位子上,所经手的钱粮不计其数,难免会让人有所怀疑。
马森听了,顿时怒发冲冠,与这给事中辩驳起来,各自亲近的官员也参与进来,一时间这廷议海禁之事,变为了一些朝臣之间的攻讦,另一些事不关己的官员则当着吃瓜群众。
“诸位身为朝廷大臣,在殿中这般行止,成何体统!”徐阶见场面有些乱,喝止了众官。
殿中静下来后,徐阶又道:“大司农多年官声有目共睹,岂容尔等出言中伤。更何况,今日议得是是否要大开海禁,非是让尔等在此议论其他。”说着让众官继续议论开海之事。
“元辅,我朝虽行海禁之策,但也时驰时紧。然世宗皇帝时,海禁最严,倭患却是最重。有鉴于此,陛下顺天应时,下旨放开海禁,于是倭患渐消,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朝廷之南库也。”
这时,张居正终于发声:“故而,仆以为,对于沿海海商,堵不如疏,当继续加大开海力度,并叫以合理管控,易私贩为公贩。若是海禁大开之后,仍有私贩不按规章办事,便予以严厉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