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鸿章筹议海防(5)(3/4)
洋人入中国已三十余年,驻京已十余年,以兵胁我,殆无虚岁,而求练达兵略精通洋法者恒不数观,由于不学之过,下不学由于上不教也。
军务肃清以后,惟余文武两途,文则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则弓马刀箭之粗蠢而不细致,而以章句弓马施于洋务,隔膜太甚,是以沈葆桢前有请设算学之奏,丁日昌前有武试改换枪炮之奏。皆格于部议不行,而所用非所学,人才何由而出。
近时拘谨之儒,多以交涉洋务为浼人之具,取巧之士又以引避洋务为自便之图。若非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天下危局,终不可支。日后乏才,且有甚于今日者。以中国之大,而无自强自立之时,非惟可忧,抑亦可耻。
臣愚以为科目即不能骤变,时文即不能遽废。而小楷试帖,太蹈虚饰,甚非作养人才之道,似应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
现在京师既设同文馆,江苏亦选幼童出洋学习,似已阖西学门径。而士大夫趋向犹未尽属者何哉,以用人进取之途全不在此故也。
拟请嗣后凡有海防省份,均宜设立洋学局,择通晓时务大员主持其事,分为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气学数门。此皆有切于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