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170(3/3)

庞飞鸢和黑齿常之的交谈中提到的东西,也是确有其事。

这并不仅仅是一场狩猎,更是一场山地训练!

他还没跑出多久,就感觉到自己在这种山林障碍跑中很容易掉队。

不仅如此,当前头的众人发觉猎物追逐而上的时候,他并未来得及看清楚自己脚下的路,竟是一个不慎从山坡上滚了下去。

然后,非常倒霉地……卡在了一处狩猎者制作的陷阱之中。

他还该当感到庆幸。毕竟被夹进去的只是脚,而不是他的脑袋。

“还行,没将骨头折了。”医官摸着李敬业的伤处,见对方还没有将脸露出来的意思,干脆转头跟庞飞鸢交代道,“但腿上还是扭伤和划伤,我看还是得让人休息几日。起码半个月后再重新狩猎吧。”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个闷闷的声音从挡住脑袋的麻布下面响起,“若是要砍树呢?砍槭树那种。”

医官疑惑地看了庞飞鸢一眼,见她颔首示意他可以回答,接道:“若只是要砍槭树的话,再休息个四五日就差不多了。”

李敬业的脸色在麻布下面精彩纷呈地闪过了一阵,一字一顿地答道:“我知道了。”

他去砍树。

在没砍出个所以然之前,他绝不再做出什么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了!

------

“所以英国公的长孙就这么安分了?”刘夫人在两日后到访

泊汋,从李清月的口中听到了这个新鲜事。

她还真没想到,都已身在辽东了,还能听到长安贵族子弟的笑话。

“是不是真的安分了不好说,起码现在他知道何为自知之明了。”李清月噗嗤一笑,对于李敬业将脸蒙住的掩耳盗铃行为很觉好笑。

他也不看看,当日参与狩猎的人中,除了他之外哪有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随便一推就知道,被送去医馆的人到底是谁了。

算了,给他留点面子吧。

李敬业的辽东改造也算开了个好头了,剩下的事情一步一步来吧。

她将目光转回到了眼前,落在了刘旋身上,不难自对方的面色中看出来,她近日的心情应该不差。

起码在这冬日天气里仍能看出面色红润、气度从容来。

李清月道:“还是先不说李敬业此人了,说说你到访之事吧。”

“朋友之间的拜访还需要理由吗?”刘旋爽朗一笑。

去岁安定公主离开辽东之前给她送的信与礼物,并未和李谨行的放在一处,而是单独以送予好友的名目送来,让刘旋越发确定,自己对于安定公主的敬仰欣赏果然没错。

她并不只是为自己带来转变之人,或许也能做个知己。

若非安定公主回长安去了,刘旋真想早一点告诉她——

到了年节将近之时,因她今年督办矿业开采,肩负着百千人性命的缘故,平壤的百姓中就有不少人,不再只将她当做李谨行的夫人刘氏看待,而是辽东的铁官要员。

这让她感到了一种难言的成就感。

这份喜悦,可能李谨行还不太能够体会得到,安定公主却一定明白。

所以在听闻李清月回返辽东,李谨行又正好有一封公务文书要呈递到那头的时候,刘旋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差事,亲自前来了泊汋。

“不过你若非说有事的话,我还真有件事要登门相询。”

“农肥一事?”李清月问道。

“不错,”刘旋答道,“陛下的旨意已抵安东都护,其中提及,公主在泊汋研制出了新的农肥,此物对于辽东新米还有促进繁育的作用。如若在测验农肥期间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安东都护府官员务必全力配合。所以,公主若有事务委托但说无妨。”

“当下还不用,”李清月回她,“司庾官员刚刚抵达辽东不久,还在对施加了农肥的作物进行勘验,太医署的人也在对投喂了这等高产作物的猪、兔等家畜做个检查,起码再有个两三月才能给出确切的成果。在此之前,我们在旁等着就好。”

这些负责农事的官员,在李清月看来,和武将一样自有其可爱之处。

武将,是谁的本事大听谁的,而这些农官,则是谁种出的粮食多听谁的。

自他们抵达辽东之后,都不需要李清月给他们安排公务,就已全力投入到了农肥研制和粮食选种的事务之中。

唯独能算得上是“指手画脚”的,居然只是对于李清月还没对

农田进行轮作说道了两句。

但在听到了她的计划之后,又都先闭嘴了。

这片用来种植水稻的农田,好就好在之前被牧草占据,被高丽人用作放牧之地。

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苜蓿。

但苜蓿这种植物,可不能只将其当做牧草来看待。因为好巧不巧,这玩意是豆科的。按照现代的说法,它们和大豆一样也有固氮根瘤菌。

换句话说,关中汉中这些地方需要用大豆来进行土地轮作,辽东直接种苜蓿就行了!

而这片土地上早年间的肥力积存,还足够她多消耗一年。

那么她今年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开垦更多的田地,收获更多的水稻罢了。

轮作的事情,是下一年的任务。

她刚想到这里,忽听刘旋若有所思地开口:“光是等着也有些不妥,我有个建议你要不要听听看?()”

李清月讶异地朝着她看去。你且说来。?()_[(()”

刘旋说道:“你去年用那新农肥种植出来的稻米,可否分我一点用于投喂鸟雀。”

李清月:“鸟雀?”

“是这样的。”她解释道,“我开始负责煤矿开采后才发现,比起煤矿塌方的问题,在当地人的记载中提到的另一桩麻烦事,是在煤矿内部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毒气,直接将人毒倒在地。若是不能及时将人搬出,便要死不少矿工在里面。”

“好在,这毒气有一个蔓延的过程,不是直接就能让人头晕目眩的。”

“于是我想到,冬日家中燃炭的时候,若是炭火过盛,屋中憋闷,往往是鸟雀先比人察觉到异常,而后停止鸣叫,提醒人尽快开窗断火。”

“所以,我让矿工每隔一段距离放上一只鸟笼,由里面的鸟雀充当示警的作用。还真叫我发觉,矿井之中如有异常,鸟雀能比人早发现一刻钟……”

用这种手段,她当真阻止了几次矿脉开采事故。这才是为何平壤的百姓对她更为尊重。

“你用寻常的饲养家畜手段,未必能确定这些肥料会不会影响到这里。”刘旋伸手,点了点自己的头侧,“但如果投喂了稻米的鸟雀和寻常鸟雀被放在同一个位置,发觉异常的速度是后者更快的话……”

李清月恍然,“若是如此,这肥料便用不得!”

好厉害的测试手段!

是了!自两晋五石散盛行以来,这等金石之物是否会祸及神思,确实已变成了世人关注之事。

但用人来做这个测试多有不妥,这煤矿之中报信的鸟雀却可以。

若是这些食用了新稻米的鸟报讯不如以往及时,很有可能是新米中残存的东西,影响到了它们的头脑。

不过说起来,提到鸟雀协助工作……

李清月目光一闪。

她此前总觉得自己漏掉了一件事情,在刘夫人提及用鸟雀辅助矿工的时候,她却忽然想起了这个被她遗漏掉的东西!

鸟……

官府传讯之中,只听有快马八百里加急,却还不闻信鸽送信。

这手段,如今能派上用场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