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有线电报能有多简单?(3/5)
进而直接拿出了电机原理图。
发电机和电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同一种设备。
用其他机器带动转子旋转就能发电,为接上外部电源就能直接驱动转子旋转。
朱简烜还讲解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同时也直接拿出了简易的机械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图。
朱简烜不知道怎么制作机械式电表,但可以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推导出设计思路。
电流通过金属,会让金属产生磁性,放进一个凹型磁铁里面,金属就会自行旋转,这时候用弹簧固定住金属,不让他转圈。
确定金属的尺寸重量,再加上一个合适的指针和一个表格,就能以通电后指针的偏转程度标记电能强度了。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结构也是类似的,串联在电路中就是电流表,与电器并联就是电压表。
不过电压表内部要串联一个大电阻分担电压,否则电压表会直接烧坏。
电表的原理其实是与电机一样的,电表就是一台超小型的电机,但是一直处在启动状态,却始终转不完一圈。
电机的轴上固定了一个指针,指针背后再加个表格背板,就能够用来标记电力强度了。
和电压表类似,正常工作就需要并联在电路中的电机,若是通电后一直无法旋转,也会迅速烧毁。
这一天的主要课程结束后,朱简烜再次安排了实验或者说作业,让工匠们带着弟子们分头制作电机和电表。
朱简烜的船上带着吴王实验室用过的机床和各种工具设备。
这些机床设备是这个世界上精度最高的。
朱简烜在大明搞科学实验室,带领数百名高级工匠努力了八年。
消耗时间最多的研究项目,就是不断地循环提升大明的钢铁冶炼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了。
机床工艺的升级就是机械加工工艺提升中的重中之重。
按照朱简烜的评估,现在吴王实验室用的最新式机床的精度,应该达到前世十九世纪后期的水平了。
朱简烜身边的工匠也是现在全世界水平最高的。
他们用机床手搓电机和电表部件,手工制作电机线圈也没有太大难度。
只是要求做出一套能持续放电或者持续旋转的机器,不要求寻找最佳效率的线圈和最合理设计的话,难度本身也不高。
所以工匠们带着朱简烜的弟子们,前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朱简烜这次的“作业”。
三十二个工匠,三十二个学生,一对一组合后再分成八组,最终做出了四台电机,两台电流表,两台电压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