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们没得选(3/4)

除了大宋积弊确实很严重外,最重要的是王安石让他看到了好处。

王安石变法虽然加剧了百姓的负担,但是变法之初,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神宗皇帝又不傻,民间一片骂声,又见不到好处,还有一堆人反对,他还坚持变法。

除了面子外,还不是因为得到了切实的好处。

“君实,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是穷则思变。你想求稳,不想手段过于激烈,动摇国本。然朝廷积弊太深,一味的求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见司马光想要说话,王安石说道:“君实,你听我说完。”

“青苗法实行后,地主乡绅派了大量佃户前来借钱,为的就是阻止青苗法的实行。那时候我去向殿下询问对策,殿下说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这句话令我茅塞顿开!”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司马光喃喃自语,细细品味。

王安石见司马光面露思索,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一味的想要通过变法解决问题,而你却想要解决制造问题的人。我们谁都说服不了对方。我听了殿下这句话后,一开始想着殿下和你的想法一样。

可是我后来仔细想想,若是殿下和你的想法一样,为何要让我推行青苗法?

我苦思许久,总算明白了过来,其实我们都错了。”

司马光回过神来,看着王安石说道:“何解?”

“我想要解决问题,却忽略了问题本身就是因人而产生的。就像这次青苗法实行,地主乡绅想要阻止,而开封府各县官员也有不少人与之勾结。

即便推行别的新法,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害民之策。

而你想通过吏治解决问题,但是得治到什么时候去?哪些人需要治?你又如何能保证你的吏治政策能够顺利实行,能够起到效果?

我原本以为殿下是想要变法,后来才品过味来,对于殿下而言,变法与否并不是关键。殿下是想通过变法,筛选出哪些人是有问题的人,然后把这些人解决掉,如此一来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王安石说道。

王安石做出这样的推断,并不是无故放矢,而是有一定依据的。

赵兴准许他推行青苗法,在那些地主乡绅为难的时候,赵兴却十分克制,只动了一小部分杀鸡儆猴,并没有牵扯太多。

朝堂这边反对阻力大,赵兴也做了一些准备,却偏偏在朝堂上服软了,承诺不会把青苗法在全国推广,就连开封府,也只会实行一两年就会停止。

事后也没有那些人有任何动作。

赵兴表现的好像对变法并不是很热衷,既然如此,那赵兴折腾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

王安石思索许久,结合赵兴之前的话,得出了一个结论,赵兴根本不是很在意变法不变法,他的目的一直是人。

之所以不动,只是因为他现在还是太子,不方便动罢了。

“不是所有反对变法的都有私心!”司马光皱眉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