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番外1(4/5)
讲台下面响起一阵哄笑声。
“在保护文化产权方面,武帝制定了‘桑茧不出瓜州’,这里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武帝并不是穿越女了,毕竟没有哪个穿越女能定下这样残忍严苛,明显是封建上位者才能想得出来的法律——为了保护华国桑蚕产业的独特性,她不允许胡商娶织女、织户,带着桑种蚕苗离开大周土地,一经发现那就是斩首弃市。”
“武帝的很多改革,用现在的眼光去看,都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但是同时,她也拥有作为封建君主都拥有的残忍和冷漠。她的改革造就了西域空前的政治、经济繁荣,人口也曾一度超过当时的政治中心,在她那个时代传入了无数我们现在十分熟悉的农作物——婆罗洲来的甘薯、天竺来的茄子、西瓜、大秦的草莓、树莓、还有本土的哈密瓜等等,丰富着我们每一个吃货的世界。但是与此同时,她没有意识到封建帝制是建立平等、富足社会的最大阻力——当然啊,这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不是武帝一个人意识到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说,武帝改革了吗?改革了,没完全改。但是这不是她的问题,是时代和生产力共同决定的。画下来啊,这一段要考的。”
老师说这个小刘就爱听了,她听了一会之后,老师又开始分析文昭帝和监察御史制度——文昭帝时期的监察御史制度直接脱胎于武帝掌管西域时期的节度使府女官制度,直接拿来就能往宫廷上套,再从宫廷衍射到朝堂上,加上朝堂上本来就有不少武帝派系的官员,可以说武帝确实是给文昭帝留下了极其富裕的政治遗产。
武帝改革、奠定新制度,文昭帝夯实、倒逼中原守旧派系接受制度,孝穆帝进一步巩固、深化,推广百姓接受这种制度,加上文昭帝四十三岁登基,八十二岁退位,八十四岁驾崩,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
孝穆帝二十七岁登基,七十四岁驾崩,为帝四十七载。
两代女帝加起来八十余年,远远超过当时人口的平均年龄,足够两代人认为女人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至于这一切的奠基者,属于放弃了自己登上皇位,却为后人夯实了后路的那个“千古第一人”。
可以说直到周后期,女子的经济、政治地位依然高过任何一个朝代,这是三代女帝接力的结果,少了谁都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