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三个难题(3/4)
第三点就是在当时来看,吴三桂与满清击败李自成,对弘光君臣来说是一件好事。李自成自从在崇祯十六年击败孙传庭之后,实力与威望大增,一直到崇祯十七年三月攻破北京,他都是明朝最为重大的威胁。
以江南这帮士大夫来看,再加上历史上新王朝诞生后,必定派出精兵强将一统江山。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李自成在平定北方之后,自然不会放过南明。
尤其是李自成在荆襄一带部署了七万大军,不仅让左良玉头痛不已,更让南京的明朝官员们深深的感受到来自长江上游的威胁。现在流贼大败,李自成自顾不暇,着实让弘光君臣松了一口气。很多明朝官员都认为,李自成与满清会在北方陷入长期对峙胶着的状态,最终两败俱伤。
所以弘光君臣非常乐于坐山观虎斗,希望能在日后收取渔人之利。从历史上来看这样做也是对的,不管东晋和南宋,都是北方大乱而无暇南顾,从而给逃到南方的人以喘息之机。
而马士英和东林党都不是傻子,这三个问题摆出来根本不用选,只能联合满清对付李自成。
马铖在后世只是一个快递员,对历史也只是人云亦云,从来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来考虑问题。现在听马士英将问题一说,马铖马上目瞪口呆,问题摆在这了,你说怎么办?
当然,马士英说的这些是建立在李自成能抵御住满清的前提下,可是马铖知道李自成不要说一年,就是半年都抵挡不住。李自成从山海关战败后,一路打一路逃,天险潼关也没坚持了几天,最后只能退到湖广一带。
张献忠更惨,在豪格的打击下步步退却,最后张献忠更死在箭下,他四个干儿子只能退到贫瘠的云贵一带。
马铖知道历史,但是马士英不知道啊,马士英还打着用流寇牵制满清的主意,根本想不到在中原闹了十多年的流寇竟然在一年内被满清打得丢盔卸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