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虽得知遇非仁主(2/2)
民变已经平定,公孙霸又相助中原各州建得大功,于是请功行赏,朝廷便授公孙霸为司空,封襄平侯,辽东三甲等皆有封赏。
公孙霸又保奏纵横为奋威将军,朝廷准许,于是赐纵横奋威将军印,令其领军镇守幽州渔阳。
奋威将军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属于四品常置将军号,此番又是朝廷钦命,已经是殊荣了。纵横领奋威将军,一举成为北方名将,声名鹊起,公孙霸相待不可谓不为厚。
王扶得知纵横被朝廷授以奋威将军,高兴道:“孺子不负叔父数年教育栽培也!”
上党太守顾昭闻知,也对左右道:“王腾此子,为大将之材。日后若再能建功,其功业可相比关张等名将。大汉得此人材,当是国家之幸。”
纵横以奋威将军在幽州军中领军,驻守渔阳郡,并协助幽州刺史训练兵马,防范北胡东夷等事项。
然而公孙霸自率兵南下平乱之后,窥得中原各州战后残破,兵力疲敝,而朝廷暗弱,无力约束,便生不臣之心。回到幽州,就有扩充训练兵马,储备粮草军械,如此数年,公孙霸在幽州已经有兵马二十余万,手下辽东三甲六勇,王腾等人,皆北方名将,粮草军械丰足,势力冠于其他各州。
公孙霸倚仗如此资本,便生不臣之心,暗怀君王之志,欲要夺取汉家山河。顺安十五年春,公孙霸在幽州蓟城置酒大会麾下诸将,趁酒醉之时,以言试探诸将,道:“汉室已经暗弱,阉宦小人祸乱朝纲,天下虽然还尊汉室,却实为分崩离析,各自为政。今汉帝不能掌控天下已经明矣!”言罢,目视诸将。
辽东诸将皆欲要建功受封赏,于是皆踊跃道:“主公豪雄之资,冠于天下,据幽州,兵强马壮,今汉朝既然颓弱不堪,主公便可行当年齐桓、晋文之事,成就王霸之业!”
幽州将领见之,虽然未出言,但也附和辽东将领,以顺公孙霸之意。
唯有奋威将军王腾,闻言默然,只低头饮酒。公孙霸见之,心中有不快之意,便对纵横道:“吾欲令奋威将军为先锋大将,统军南下,收取山东中原,以助吾成就王霸之业。将军助吾建功之后,当封万户侯,不知道将军心下如何?敢领此任否?”
纵横见公孙霸以言相逼,实在无奈,只好离座推辞道:“主公若用王腾护卫边疆,效命汉朝,王腾当舍生忘死,水火不避。然若令王腾率军南下,侵犯中原,此王腾实在不能受命!且腾资历甚浅,安敢为先锋大将!恐误主公大事。”
公孙霸怫然道:“此是何言也!汉朝微弱,不能约束四方,各地诸侯割据自立,吾不过效仿齐桓、晋文成就方伯之业,为汉朝维护纲纪,所以才出兵。此正是为汉朝效命,何言侵略呢?吾欲成就此方伯之业,非将军相助不可。将军不必自谦,如将军以为自己年轻历浅,吾即便上书朝廷,封将军为亭侯,再领平北将军,如何?”
纵横道:“主公恩宠之隆,令腾已经战战兢兢,今番无功,安敢再有此奢望!主公若再加封腾军职,恐怕将使王腾再难立足于幽州了。”
公孙霸闻言哈哈大笑,便道:“今日且先不谈这些,改日再议,且都吃酒。”于是便不再议论军机,让众将开怀畅饮,大醉而归。
公孙霸寻思,纵横不愿从命,恐怕是自己恩典还不够,知道纵横没有妻室,而自己有一女,年方十六岁,若将纵横招为女婿,便跟自己是一条心了。当下主意已定,便令公孙虎前去相劝纵横,准备以其女为纵横之妻,让纵横好好为自己效力。
公孙虎前来劝说纵横,纵横心下为难,便对公孙虎说自己一定会给公孙霸答复。数日后,纵横入刺史府来见公孙霸,公孙霸将其十六岁女儿令人扶出来与纵横相见,并言:“若能忠心效力,便招你为婿,共享富贵。”
纵横见此大惊,无以应付,跪地只是说不敢奢望。公孙霸道:“吾女乃千金之躯,如何不能配上你了?你今如此,莫非是要抗命了?”
纵横道:“末将岂敢不从主公之命。只是恩宠隆厚,令末将难以再受。”
公孙霸见纵横如此,心想此人不愿领兵南下,恐怕为冀州牧王扶是其叔父缘故,便道:“吾知你叔父王扶为冀州牧,今便向你保证,吾成就王霸之业,必收取中原、山东,但非但不会为难你叔父,还将厚待。”
纵横愕然,便又劝公孙霸道:“如今大汉不振,中原遭受两度兵戈,使君领幽州重任,当护国安民,若再兴兵,势必再让中原万千之民流亡道路也!末将非为自身富贵计,而是实在不忍百姓遭受兵戈之苦。”
公孙霸闻此言,才知道纵横不可令其听从自己率师南下,大为失望,心中又甚气愤,火气上来,便对纵横道:“你以为没你吾就不能南下了吗?辽东勇士以千数,不缺你一人。既然你敢抗吾命,吾能让你建功立业,名扬诸侯,也能让你作阶下之囚!”
于是传命,奋威将军王腾抗命,有负司空之望,罪当重罚,暂且收押狱中,以重械系之,待作处置。
军士前来,将纵横执下,纵横并不反抗,被公孙霸收押囚下。公孙霸令人将女儿扶入内室,尚自怒气未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