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拜将封侯镇幽燕(1/2)

公孙霸入长安,又西征凉州,北收幽州,逐一扫灭北方群雄,除开纵横率领并州余部退守塞上之外,中原北方各地基本上都为公孙霸所并取。

公孙霸再令驻守豫州安城的公孙彪发兵攻打徐州。吴江又前往徐州,策反徐州豪强彭鹜,徐州牧伍文忠已经病重,得知彭鹜反水之后,吐血身亡,其长孙伍玄便继任徐州牧。

燕军大举前来,进围下邳,伍玄新立,恩威未建,难以统帅徐州诸将抵御,叛将彭鹜又引兵入寇,于是下邳不守,徐州大部尽皆陷于燕军之手,伍玄率残部,退守广陵郡。

顺安29年春三月,公孙霸授意麾下劝进,麾下幕宾归海卫曾以谶纬“玄鸟居暗处,兵戈起北方,居中得天下,四水上一城。”劝进公孙霸即燕王位,今番又带领群臣劝进,于是逼迫汉帝禅位,公孙霸代汉即帝位于洛阳,国号燕,改元开武,以洛阳为都,长安为西都,蓟城为北都,安城为东都,以燕王相国皇甫照为丞相,归海卫等人为三公,公孙虎、公孙彪、朱玉、方龙等为大将,立世子公孙贵为太子。

公孙霸公然篡汉称尊,即颁布诏令:汉中伪王据地抗命,需得剿除。于是亲统伪燕大军十余万,战将百员,前来进攻汉中。

公孙霸以车骑将军朱玉屯军宛城,以拒荆州汉军,以卫将军方龙为先锋大将,率军从陈仓道、斜谷道入寇汉中,自提中军随后而来,与汉中王刘建夏战于定军山,燕军势众,汉军便放弃南郑,西撤阳平关,公孙霸又率军攻克阳平关,建夏又率众退至剑阁,据险而守。

公孙霸十余万大军止步剑阁,正与汉军对持之间,汉中王麾下潜龙军师令荆州所部汉军大举北上,攻克宛城,伪燕车骑将军朱玉兵败自杀,荆州汉军于是从南阳进入司隶境内,兵锋逼近洛阳。

洛阳一时危急,公孙霸不得不留方龙镇守汉中,自己回师援救洛阳,于是汉中王兵势便解,公孙霸复又夺回宛城。认为汉中王混一东南,要害当在荆州,需得拦腰斩断,令其首位不能相顾,才可剿灭。于是便又集中兵力,准备攻下荆州。

公孙霸数年前已经在训练水师,得一善领水师之将韦舟,韦舟出身海盗,尤其精于水战,其人好学,善于训练水师,又颇能用兵,公孙霸拜韦舟为龙骧将军,三年之间,便为公孙霸训练得异常精悍水师万人。

公孙霸先亲统十余万大军,进至襄阳汉水北岸,荆州潜龙挥师迎敌,两军相持,燕军不能攻克襄阳,于是令龙骧将军韦舟率水师三万人前来助战。

韦舟用兵精悍,突袭荆州水师得逞,又接连败荆州水师名将王节、张宠,夺得荆州水师船只,顺流而下,直达武昌,潜龙亲自提水师前来,见韦舟兵锋甚利,也避战而退。

韦舟连败荆州名将,又逼退潜龙,控制荆州境内汉水、长江水道,一时间兵锋盛极,威名扬于江汉,公孙霸大喜,重重嘉赏韦舟,韦舟自己也大有海内一人无人能敌飘飘然之感,于是趁势进军荆州江陵,欲要从水路攻破江陵城。

然而潜龙已经有胜韦舟之策,见韦舟贪功冒进,坠入自己计中,于是继续示弱,调扬州水师都督诸葛笑峰率军从扬州驰援,在武昌堵截伪燕水师。而在将领坚守,逼韦舟退回,准备歼灭韦舟水师于武昌。

诸葛笑峰亦是当今一等一的水师名将,久在扬州统领水师,水战也十分出色。

韦舟连续得胜之后志满意骄,贪功冒进,进至江陵,潜龙早有防备,燕军水师虽然精悍,然三日不能攻克江陵城,士气顿时大减,韦舟恐有失,便率军又从长江返回武昌,然而诸葛笑峰已经率扬州水师拿下武昌,堵截韦舟退路。

而潜龙又令荆州水师尾随追袭,韦舟前后受敌,于是与荆州水师将军张宠、王节相战,却不能胜。再与诸葛笑峰水师战,不利,扬州、荆州水师便发起攻击,武昌江面一战,诸葛笑峰与张宠王节歼灭韦舟精锐万人大部,韦舟水师便无能为力,随之为荆州、扬州水师所围歼。死伤万余,被俘亦万余。韦舟与部下诸将,见水师折尽,便都自裁谢罪。

伪燕精锐水师被全歼,公孙霸闻知大为悲痛,须知训练这支水师,伪燕耗费了无数钱粮赋税,今一旦丧尽,便再无制衡荆州水师之兵力。

公孙霸大恨,但倚仗自己兵多地广,仍然进围襄阳不退,欲要长久相持消耗荆州军力,待荆州兵力衰竭,粮草不继之时,再强渡汉水,攻克襄阳。

公孙霸大军进围襄阳已经数月,汉中王趁此时机,率军从剑阁反攻,复又夺回汉中南郑。方龙引军退至定军山,又得长安、洛阳兵马相助,再整军前来,与建夏决战,争夺汉中。

方龙虽然能征善战,可为方面大将,但谋略却不是建夏军中文雄等人的对手,交战数场,为文雄计谋所败,燕军便不能在汉中立足。方龙急忙引军向甘陇撤退,却被汉军奇兵所堵截,陷于汉军包围之中,败于汉中王麾下大将封驿、独孤虎之手,方龙兵败自杀,于是汉中尽复。

公孙霸在襄阳前线闻知方龙兵败,汉军欲要出甘陇,大惊,归海卫便推荐中原奇才闻人策,公孙霸随即启用闻人策前来西线镇守雍凉,以拒汉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