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英雄迟暮惊梦时(1/2)
纵横接到朝廷谕令,便遣幽州官员前至高句丽国国内城,并驻守东部都尉汉军,严密监视高句丽,若其有不轨逾分之举动,立即报知。
而修鱼子也知道汉朝监视之下,不可越过雷池,于是便对李发设谋道:“且以恭顺姿态事汉,再退回所侵诸国土地,以财货安抚其心,大王便可安心治国了。”
李发从其言,便退回前番所占乌桓触、扶余等国土地,又赠其财宝,再遣使又向汉军谢前番之罪,言辞甚为卑躬,于是东胡诸夷便又相安,关系改善。纵横便代汉朝赦免高句丽,以言相抚慰。
如此又年余,高句丽安分守己,将多出额定之军,仿效汉朝用来屯垦,只专心治理国政,发展本国经济,汉朝监视遂放松。
两年之后,修鱼子便又对李发道:“大王国内粮草继续甚多,又广有钱粮,便可暗中整顿军马,以为武备。”
高句丽国本有常备兵三万人,李发即位后,又扩充至五万人,后因为避免汉朝怀疑,便将其中两万人屯垦,仍只有三万常备兵马。今见汉朝监视放松,遂又暗中扩充军马,名义上都用为屯垦,却暗中训练之。两年中所积累粮草军械,足以供应十万军队之用度了。
高句丽又数次笼络东胡诸国,时常赠以钱粮财货。东胡诸国,以高句丽国家土地最为肥沃,且多能产稻米麦黍,又连年收成丰饶,而扶余、獩貘、乌桓触等国,却是苦寒之地占多,民多以游牧为生,数年得高句丽国之恩惠,于是又偏向高句丽,而逐渐暗地背离汉朝。
修鱼子趁此建议李发,可以合纵辽东诸国,联合对抗汉朝。李发便令修鱼子亲自前往诸国游说,晓以利弊,又以财货粮帛相诱惑,逐渐说的诸国心从。
辽东诸国尚畏惧大汉,不敢公然行此事,修鱼子便说道:“此番联合,不过互为自保而已,并非叛汉,即便汉朝知晓,也不会相为难诸君。”辽东诸胡为其言所惑,便都听从。
修鱼子为打探幽州实情,于是便装扮成云游道士,亲身潜往冀州蓟城,滞留数日,只探得些无关紧要的情报。正欲要遣回高句丽,又听闻城中百姓说太师将要在秋收之后举行祭祀社稷山川谷神典礼,于是便等至秋收典礼举办,随百姓前往观看,见纵横骑马而来,望场中而去,幽州官员随从跟随其后。
纵横来到,蓟城百姓皆欢呼鼓掌,夹道欢迎,喧嚣声传于数里之外,纵横在马上示意,修鱼子也挤在人群之中,得以近前观看得纵横细致。
修鱼子见纵横须发已经斑白,然而却英风宛在,骑高头骏马,仍然十分雄壮,不怒自威,修鱼子不禁赞叹道:”真乃当世名将也!名不虚传。”
又细观纵横面相气色,仍然红润如壮年,精神抖擞,威武不凡,修鱼子善能望气,见纵横如此气色,便心中暗自道:“年老反而气盛,此气色不吉也。”心中暗喜。
修鱼子便又向蓟城百姓打探:“太师今年春秋几何?”内中有知晓者回答:“太师当年平定扶余之时,时年不过三十二,今又二十五年过去,以此推算,太师今年已经五十七岁,春秋正鼎盛。”
修鱼子闻言暗喜,遂遣回高句丽,又以阴阳奇门遁甲等术测算,推演测算完毕,大喜道:“依照吾所推算,王腾寿命岁数当不过一花甲,今都五十七岁了,三年之内,其必然死矣。”
于是便将此情报告上奏给高句丽国主李发,李发惊问道:“王腾虽然渐老,然身体康健,如何两三年之内便能死呢?”
修鱼子道:“人之寿命,皆有定数,臣以时辰地势奇门遁甲等推演预测王腾,才得出此论。且臣用遁甲之法预测,多半会有验证。主公且待之,坐观王腾之亡也!”
李发仍然将信将疑。修鱼子又奏道:“臣刚潜行幽州,探得实情,幽州虽然驻有汉朝重兵,然此时都疏于戒备,主公若再明年春节合纵东胡诸国,必能成功。”
李发道:“甚善,本王已经久有此意,既然国师言时机已到,便可于明年开春施行之!今且预先准备。”
靖治六年春,修鱼子望幽州之气,见天道有变,将星将坠,于是密奏高句丽国主李发道:“臣能望气,今见幽州方位,将星不稳,去岁又观王腾气色异常,臣猜度王腾今岁必应此劫。王腾威震辽东三十余年,气数将尽。现已经势成强弩之末,不足为主公所惧,今北胡国已经建立,大王便可传令辽东诸国,合纵为一,以成王霸之业。”
李发道:“善。”于是便遣使前往东胡诸国,告知合纵为一之事,请诸国首领国君皆来高句丽国内城与会。
诸胡首领不敢不从,皆前来国内城聚齐,李发设酒款待,宴饮两日后,李发便对诸国首领道:“辽东向来为我等世代所居住之地,汉却倚仗其强,凌驾于我上,令我等为其藩属!今本王欲联合诸君,仿效中国合纵之法,以联合自保,不受汉之挟制也。诸君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