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54章(2/2)
王夫人讶异:“这是······”
“云丫头给我的,说是置办螃蟹宴的钱。”
薛姨妈闻言,道:“不是说咱们家出,正借这个景儿请府里的?”
宝钗不言,王夫人道:“云丫头这是把你当管家使?”
宝钗面色本就不明朗,这会子更是不好看。
薛姨妈“啪”地把茶搁在桌上,气道:“姐姐说说,我们钗儿原是一片好心,想她一个孤女,没着没靠的,才提了这个注意,这是怎么的?像谁图她这点子银钱似的!”
王夫人若有所思,品了口茶,淡淡道:“史家一门双侯,若能搭上关系,倒不是坏事。”
此话一出,薛姨妈面色变了变,干笑两声:“我们竟没想到······不过,云丫头在史家也不受重视,凭她能搭上什么有用的关系······”
“此话不对,”王夫人又喝了口茶,才道,“史家位列四大家族之一,近年却与其他三家渐行渐远,最近一代联姻还是老太太,若想拉关系,云丫头确是最好的口子。”
宝钗虽有这个想法,如今叫王夫人不阴不阳的点出来,难免不自在。
收拾心情,道:“姨妈此言差矣,咱们既有娘娘做靠,哪里还用得着旁人。”
王夫人比起自己妹妹,更信服宝钗些,闻言道:“哦?那你为何要替她做事?”
宝钗便拿出十二分的耐心道:“一则,她素日与我交好,我见她为难心中不忍,况这些于我都是举手之劳。二则,她原是老太太的贵客,若同咱们走得近,才是好事儿…...至于史家,不过顺带,有也好,无也罢,没什么要紧的,结个善缘罢了。”
王夫人听她如此说,一想也是,又赞她行事周全,只是目光落到桌上,才又点着那荷包迟疑道:“那这又是怎么说?”
宝钗也望过去,面沉如水,半晌道:“云丫头一时是拿不出这么些钱的,我揣度……应是老太太。”
王夫人听说,立时信了,再不疑有他,只把她母女当作同一阵营,同仇敌忾起来。
宝钗耐着性子听骂了一会子,拉住要附和的薛姨妈,在王夫人停下润口时插话道:“说起来,姨妈,我哥哥的事如何了?听说荣亲王前几日已回京……”
王夫人正喝水,急着说话险些呛着,宝钗和薛姨妈忙上前拍背顺气,缓了一会才道:“我正要同你们说,因着云丫头请吃螃蟹竟忘了。娘娘递了消息出来,说圣上已知会荣亲王,着他妥善处理蟠儿的案子,如今荣亲王正亲自审,待查明,便可放出来了,到时还要追究诬告之人呢!”
薛姨妈闻言,拍着胸口不由念了声佛,又感激的朝皇宫方向拜了拜,口中不住夸赞元妃。
宝钗心里却总觉得哪里不对,这种隐隐的预感,自薛蟠第一次被抓便有了,却说不出,道不明。
想及上回有惊无险,暗道自己多心,且如今还有更要紧的事,便丢开手,不再多想。
因看着王夫人,试探道:“我瞧着,如今老太太有意同史家结亲……说起来,史家是她娘家,倒也合适。”
王夫人闻言,总是微阖的双眼一睁,随即看着她笑了:“大姑娘,你放心,宝玉是我生的,他将来的妻子,必得过我的眼才算,凭她是谁,我不点头,谁又能如何呢?”
说着又拉过她的手,语重心长地道:“横竖你是在娘娘那里挂了名儿的,娘娘也看重你,谁还能越过你去!”
宝钗面上微红,垂下头,羞声道:“姨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王夫人却了然一笑,拍拍她的手,道:“知道,我白说说的。”
薛姨妈也笑着附和。
宝钗看了她一眼,无奈泄气,再解释也没趣儿,便闭口不言。
王氏姐妹见状,只当她害羞,相视一笑,不再提。
-
母女俩从王夫人那里出来,宝钗亲自送母亲出去,边走边道:“母亲往后莫要随着姨妈说话……若能寻得机会,将银子要回来最好。”
薛姨妈不解。
宝钗道:“去了林丫头,又来个史湘云,老太太是打定主意不喜欢我了,咱们强争也没趣儿。”
“况且,林家与史家都是为官封侯的,想必姨父也更看重。”
薛姨妈大惊,住了步子:“钗儿,你怎可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你姨父看重门第,可你姨妈也看重你呀,最重要的是宫里娘娘的态度,她也早认定了你,连林丫头都不要,这会子那野人似的云丫头就突然看上了?你可千万莫要灰心呐!”
宝钗虽决意要靠着贾家来扶持薛家,可她并不能时时将自己的内心置之度外。因此,为自己而起的某些念头便总冒出来叫她难受。
这会子自然不好多说,只道:“话虽如此,可咱们家是生意人,惯常事事做两手准备的,总不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落得个人财两无吧?”
薛姨妈却怕得罪王夫人,迟迟不肯应。
宝钗失望的叹口气,不再劝,只把她送回家,便回了蘅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