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无他,唯手熟尔(3/4)
杜茂才开始讲试帖诗的应试方法,总结出来就是八个词:押韵、诠题、裁对、琢句、字法、诗品、起结、炼格。
试帖诗是按题作诗,题目出处在经史或古诗句中,考生做诗的时候,必须了解题的出处,写出的诗篇,才不致违背题意题情。
而且试帖诗是有格律要求、讲究押韵的。大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童试多用五言六韵,乡试以后均用五言八韵。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
当然,如果有歌颂皇帝功德之意,最好不过。
试帖诗的大概结构和写法就是: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结联如束股。
试帖诗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就算拍马屁都不能太明显。
这一堂课讲下来,孟青云头都大了。
写诗讲究灵性,这样写诗就程序化了。
考生如同造诗机器,按照程序造诗,文采灵气其次,格律韵脚优先,这样的诗肯定木讷,呆板。
当然也有大才考生写出过名篇,那只能另当别论。
现在孟青云发现以前的想法多么幼稚,总想用唐诗名篇来替代试帖诗这是自掘坟墓,格律不对会扣分。
阅卷官才不管是不是名篇,他看的是格律。
一句话,只要不符合格律的试帖诗,都是次品。
表判问题好解决,去书店买几本对应的书,领会贯通就行,当然背会就更好了。
接下来的七天,孟青云徜徉在诗的海洋中。
试帖诗考试押题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光押中题目不顶用,还有韵脚限制。
因此,杜茂才不管它考什么题,直接来个全覆盖。
按格律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