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晋江(1/4)
跟无价之宝的珊瑚比,众人都觉得这七彩鹦鹉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一个小插曲过去后,眼观鼻腰绷直的其他人都不敢瞄张进学一眼。只是心中确是想今日这状元郎干的漂亮,也借此机会算是出了心中恶气。
丞相接下来的教导,张进学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的目光时不时的落在被重新盖住的鸟笼上,如此奇珍应该落入自己手里才对,可是这该怎么办呢?
什么事找母亲好办,可是父亲,一想起父亲那张脸他就心下只摇头怕的紧。哎,对了,这么会说吉祥话,可以算做是详兆啊,如此奇珍就该圣上才可以拥有!
哼,沈若鸿,如此难得,竟然直接献给丞相还有丞相府也难逃吃挂落。
一石三鸟,快哉。
辰时过半,丞相勉励他们在官场上大展拳脚后就拍拍手,门口早已等候的底层官员进来带着他们分别离开。
这是要跟着他们学习为官者的规章,只有沈若鸿三人例外没有朝着6部等官衙走,而是直接被带去皇宫里的翰林院。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做丞相。
每三年一度的科举,只有一甲三名可以名正言顺的紧翰林院,二甲进士要想进只有再学习后考进,而被赐同进士出身的三甲则连重新考的机会都没有,只得贿赂吏部官员,分配七品县令等空缺。
这一个萝卜一个坑,七品县令都没有,那就只能等。
所以才有同进士如夫人这种话。而且出自翰林院的重臣死后都会有“文”做谥号。
尤其对重视死后之名的古人来说,这就是不朽的人生价值。
所以刚才那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真的是可以理解。
木质牌匾从右边看是‘院林翰’,古朴不起眼一点花纹都没有,可是有种藐视的态度。
进去后,给了一套乌纱帽在内的官服,还有最重要的一块令牌,长长的木牌刻着一行跟牌匾一样的字,下面是修撰。北面是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今后上班的证明。
长明哥和张混蛋则是领的正七品修编的木牌,衣服倒是完全不同。
自己的衣服是浅绿色加银带,他们两人的衣服是深青色,带子也是同色系。
太老气的颜色,幸亏颜值高,要不然直接变老头。
张进学铁青着脸,他怎么不知道竟然如此简陋的衣服,府内的家人都穿的比这个好。
即便是再看不上眼,也没办法。
三人把托盘内的衣服从房间里换上,别说这浅绿色挺好看,少年气十足。
一出去就碰见眼里要喷出火的张进学,看其眼神很是可怕,幸亏有前辈出来引着他们了解整个翰林院。
这就是自己今后人任职的单位,夏天有冰损,冬天有火耗,都是正经八百的银子或银票,皇帝还经常慰问,赏赐东西。
除去每月发的米、面、衣物、鞋子等,沈若鸿的年俸是60两,过年还有大红包80两,另外中秋、清明、元宵等节日也会有赏赐。
这做了文官,每个月不愁吃穿,还有这么多正当的银子来路,也真怨不得都把仙瑶楼当家,娶那么多房小妾。
实在是物质丰富,精神就空虚。
原因就是虽说翰林院是隶属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可是上位者也怕他们什么都参一本,烦恼多多,所以用真金白银的堵他们的嘴。
简单粗暴,但是有效。
*
在翰林院里吃了顿工作餐,大锅饭也香的很,4年才养成的猪,肉质劲道油渣喷香,就这还有很多上官专门出去去酒楼订餐。
看着明显标志的食盒被吏员们呼啦啦拿进来,这他也分了两个吏员,明面上是负责专门给整理文书和查找资料什么杂乱之事,实际上就是助手兼下人多重身份。
两人直接笑也不多话,一个给沏茶一个给把文件摞的整齐规矩。
“你们两个都多大啊。”沈若鸿趁着吃饭时间跟他们聊天。
实在是看着都埋头写字的前辈们,他是一个字都没说过。
“回沈修撰,17。”“19。”
咳,心下一梗。他才16岁,都比他大,可是看伶俐外表真没有说出的那么大。
或许是书卷气养人?
从进翰林院,长明哥就没跟他对视一眼,知道得避嫌,顺便美大叔们的打量他都觉得麻木。
有冲他笑夸上一句才俊的,他后背还相反的激灵一寒,有对他冷脸不理他的反倒没什么危险的味道。
前辈一一介绍,他就恭恭敬敬的叫人,还认识了十多位先前的状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