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 117 章(2/2)
这一出可真愣在当场,沈若鸿跟张柬之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哪怕同为尚书也是见面大多不发一言,沈若鸿行礼也连个眼神都没有。
不搭理就不搭理呗,即使如此一直以来沈若鸿甚至还非常敬佩其一心为公的品行。
“这是做什么,放下来。”一瞬之后,皇上慢悠悠轻缓一句。
张柬之整整宽袍,厉声道:“万岁金躯岂容一点闪失,就是全部将士战死又有何妨!本就是他们不堪重用,致使造成如此局面。”
说着,且又沉声道:“臣赞同丞相之言,勤王护驾,一定要将蛮族挡在京畿以外!就是连臣亲自领兵亦可!”
最后一句话,充满了不惧死亡、战死沙场的豪气。
霎时官员们都激动的面带佩服,就连皇帝都终于露出笑容,嘴里直夸肱股之臣,可是见此君臣和乐一幕的沈若鸿却想大笑,真是荒谬,荒谬。
或许说提拔官员,克制奉公等等连丞相都不如,可是要张柬之领兵打仗,是会骑马还是通兵法谋略,甚是连武艺都丁点都无,在这方面是连个小兵都不如。
就跟他只要去到,就能带领大军获胜似的,看着其他人都深以为然,沈若鸿骤然觉得一股子恶心直涌上头。
去他的,不管了,什么都不管了,干脆告病假待在家就是。
可是脑子里却浮现出尸山血海,老将军临死怒哄杀敌,百姓们被当做牛羊般残忍杀害·····这些通通积压在身上。
顶顶上颚,感觉到手心刺痛,理智占了上头。
抬头一看田公公已经伺候着皇上写完了圣旨,“沈尚书。”
“在,圣上有何吩咐。”沈若鸿连忙平声静气的回答,心里暗骂自己刚才真是失策。
魏明帝轻言两句,大意就是他第一次遇到如此严重之事,慌张些实属正常。
沈若鸿连想解释的心都没有了,他在乎的是京畿不稳,性命有碍吗,根本不是的,是心疼那些将士和边关的百姓啊。
可是现实却就是如此,皇上他们已经打算不管那些将士和百姓了,只希望守护好京城,等蛮族抢掠到心满意足自会退去,然后不用打仗即可收复回失地就好。
毕竟,胡种就是胡种,草原才是他们的家。
解决完安全这事,皇帝首当其冲的就是命令丞相一定要给底下的打好招呼,沿途将士的吃喝都得各县县令操办好。
丞相沉吟片刻,脸上还露出了显而易见的为难,但是嘴上还是痛快的答应了。
皇上心里就不免思量,这各府尹和县令肯定捉襟见村的,人吃马嚼,还得征兆民夫运粮,京畿周边也得尽量把各村百姓迁入到县城内,以防胡种烧杀抢掠尝了甜头赖着不走。
从始至现在沈若鸿心里就不舒坦,呆在大殿中更是闷得慌,可惜还是没档过预感的不好,等到张柬之言及琉璃山,他就明白这肥羊到底是要易主了。
他根基浅薄,实为尚书,但除了短时间安插的同届好友,朝堂上能为他发声的终究抵不过树大根深的丞相和张柬之。
一个笼络尽氏族,一个笼络尽寒族,蚂蚁搬大象腿根本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功的事。
哎,恰值公主生日,所有官吏都挖空了心思送珍稀罕见的礼物,银库里有多少银子连他这个兵部尚书都知道肯定跑耗子,中饱私囊屡屡不尽已成常例。
明明周转进国库那么多银子,可是也抵不过下面花式要银子和贪污纳垢。
本身没有可惜和舍不得,只是张柬之是有公心,想派下一批金银给官员们采买,以防将士缺衣断食抢夺祸乱下面的村落,可是沈若鸿感保证这些官吏里绝不会给勤王的将士们粮食等物资,或许武断些,但是百个里有一个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沈若鸿心里转了一圈,嘴上越是不漏下风,此时已经不是特意伪装自己好说话的时机,说着说着,他直接用具体数字力压张柬之等人哑口无言。
朝堂上陷入僵持,任谁都没想到总是脾气温和、好说话、素有惧内之称的兵部尚书还有此犀利的一面。
作者有话要说:尽快完结,开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