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李延年(1/2)
舒贵妃此人,如今在宫中,可谓一手遮天,后宫里,连薛纨生母刘贵妃都没有办法从她手里夺过后宫大权。
殷珩打量一眼对面坐着的人,和从前无二,若非他知道叶昭仪的事,怕是也要认为舒贵妃不过是性子直爽了些,脾气难伺候罢了。
可惜,纸包不住火,叶昭仪一事过了那么多年,宫中老人,有几人不是心知肚明,只不过,谁也不会为了死人和活人作对。
“文辛能活着,是件好事,只有活着才能做自己要做的事,你说是不是?”舒贵妃看着自己的指尖,缓缓抬眼盯着殷珩:“玄云军一事,你比谁都不愿意看到,想必陛下也会体谅,过一阵子你身上的罪名都该摘掉了。”
“罪名?”
“陷玄云军十万将士于不义,牧州险些失守。”舒贵妃起身:“文辛,你知道的,想要在金陵城里得一片天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曾经在永安侯府的庇护下,殷珩得到过。
可现在的金陵城还是原来的金陵城吗?这一池水,可不止一个人在搅动。
亭外走来的小太监看着舒贵妃,立即侧身让道:“贵妃娘娘千岁。”
“陛下忙完了?”
“奴才不知,只是何公公让奴才到这里来传殷六公子前往飞霄殿。”
殷珩起身,看着小太监:“前面带路,莫挡了贵妃娘娘的路。”
说完看一眼舒贵妃:“娘娘所言甚是,不过,殷珩平生并无多大抱负,所求不过家宅平安,亲友顺遂。”
为了这个,他也不会让步。
朝舒贵妃抱拳施礼,殷珩转身跟着小太监离开。
“娘娘,他是不是太不识趣了?”
“他要是识趣,那就不是殷珩了。”舒贵妃笑着看向身边的宫女:“云翠,小九身边的那个宫女,是不是该到出宫的年纪了?”
闻言云翠眼里露出惊讶,随即低下头。
舒贵妃不见云翠回答,笑着随手摘下一枝花:“给她家人好好安排一下,也不枉主仆一场。”
主仆一场?云翠心中思绪万千,终是点头应声。
殷珩从御花园往飞霄殿去,刚到飞霄殿便见何逡从殿内出来,这是从殷珩回来后,两人第一次打照面。
户部尚书何逡,户部——
可是个好地方。
“六公子,请。”
“恩。”殷珩收回视线,点点头看向高挂着的“飞霄殿”三个字。
踏入飞霄殿,殷珩径直走到正中,看着坐在前方的薛瑁——说真的,他对薛瑁的印象,十几年来不曾有过变化。
自古帝王心难测,殷珩也猜不透薛瑁心里在想什么。
六皇子薛纨自成一脉,大皇子薛烺和三皇子薛玦走得近,两位公主倒是都是一样的待遇,唯一的差别就是一个有娘一个没娘。
四个皇子各有本事,又性格大不相同,独独薛显这个太子,薛瑁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
若无人护着,薛显怕是活不到今日,毕竟宫中,只有薛瑁这个父亲能护住他。
只能说,在权力之下,没有人能经得起推敲。
“草民殷珩,叩见陛下。”
“朕以为,你会说一句罪臣。”薛瑁放下手里的东西,看着殷珩:“金沙关大败,朝廷每年进贡,你算过,二十年里,我朝国库要损失多少吗?”
罪臣?
殷珩抬眼,没有起身,依旧跪在那里:“臣之罪,自有律法判断。”
“那玄云军上下,你无愧?”
怎么会无愧?殷珩心中苦涩,不得不佩服,薛瑁这个人说话诛心,处处戳中要害。不仅这样,还尽知天下事,怕是……
薛纨遇刺的事,薛瑁比他还要清楚,幕后主使绝对不会是薛显。
“于十万将士有愧,愧在未曾察觉金沙关一战竟是有敌军细作作乱,未曾早一步发现兵阵已被泄露。”
要是他早一点发现,就不会——
就可以救下十万条人命。
“起来吧。”薛瑁看着殷珩:“细作?看来你已经有了断定?朝廷上下,从九品县令到一品宰相,都在慎察司有详细记录,朕倒是想听一下,你今日进宫的理由。”
“若臣说错,今日是不是出不了飞霄殿的大门?”
“天底下,只有你敢这么和朕说话。”薛瑁脸上不见恼怒:“自你进宫为太子伴读,已经过去十载,你还是一点没变。”
殷珩稍稍松了口气,薛瑁这是在给他一个机会。
倘若今日他说错半个字,或是越入雷池半步,别说是见着明天的太阳,便是连下一刻薛瑁脸上的表情都看不到。
朝廷上下谁人不知,飞霄殿内藏有大内高手,个个武功一流,便是连江湖上的顶尖高手也未必能赢过他们。
“陛下可知道,李延年此人。”
殷珩站起来,膝盖有些不舒服,不由想起阿芜的叮嘱——要是真的没了这两条腿,他大概会比其余人想的还要早离开这片泥沼。
全天下都不会再有人能找到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