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天上月(1/2)
建业元年的一场雪,为丧期未过的金陵又添了一分白,不过民间百姓除却不能办喜事外,大多关起门来,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孩子们更是不知这其中的轻重,早在街上撒开欢的玩闹起来。
巡城使原是该管着这些,也因为薛显一道圣旨下来,肩上的任务倒是轻了不少,不必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金陵可真好看。”
少女语气里带着隐隐可觉的兴奋,身上青色的斗篷紧贴着脖子,一圈白色的绒毛裹着脸,倒是越发有娉婷少女的样子。
陈月扭头盯着殷珩,笑了一下:“六哥,你是不是在想,我为什么答应得干脆?”
“恩?”殷珩一愣,伸手摸了一下陈月的头:“你想来便来,不来也不打紧,总归是想把你照顾好一些。”
陈月却摇了一下头,回头看了一眼跟在他们后面的风牙跟乔桓。
乔桓是三日前到金陵外接应他们的,风牙是刚才和殷珩一块等在城门的人。这两人,风牙她在青州见过一面,乔桓却是不曾见过。
但乔桓一开口说话,她便知道铁定是殷珩身边的人。
只有殷珩带出来的人是这模样的,别的人,大多不这样,她说不上到底是什么不同,可这细微之处便是她这些年来学会的本事。
寄人篱下,不管旁人对她再好,都要懂得察言观色,毕竟,一两个人待你好,不代表所与人都喜欢她。
“小白送给我的时候,才一丁点大,你看,都长这么大了。”陈月晃了一下手里的笼子:“总要带它来见见世面。”
她也该来见见世面。
闻言殷珩笑了一下,看见街边的东西,热腾腾的蒸笼里是包子馒头,边上还有不少小吃零嘴,倒成了孩子的天堂,路上能见到不少孩子正缠着大人买东西。
“买些吃的回去?”
“正等着你开口。”
等回到侯府时,风牙和乔桓手里已经拿了不少东西,全都是给陈月买的零嘴和小玩意,要不是着急着回侯府,估计连衣服都要买不少。
亭亭玉立的少女,是最招长辈疼爱的。
“六哥,我是不是——”陈月忽然有些紧张,像是回到了第一次去宋史家一样,甚至比起那个时候还要不安。
这里可是金陵,是侯府,住着的都是大官,她哪里能不紧张。
“怕了?”
“谁说我怕了,我这是……只是一时间不习惯而已。”陈月撇嘴,嘴硬道:“进去就进去,谁怕谁。”
殷珩失笑,伸手拉着她往里走。
絮絮叨叨的解释:“家里人都知道要来了,也备了不少见面礼要给你,你可不是什么随便来的姑娘,是我的救命恩人。”
当初要不是有陈四祖孙愿意收留他,他怕是早死在了金沙关。
早守在正厅等着殷珩把人接回来的侯府众人,见到殷珩回来的瞬间,各个探出头来,想要先一步看到来人。
“娘,你看,是不是来了?”
“瞧着个子还挺高,十一二岁的丫头身量长得不错。”
“牧州那地方的姑娘生得是比咱们南边的要高一些。”
……
窃窃私语声不断,等到殷珩领着陈月进来的时候,瞬间恢复正常,正襟危坐,免得让人惊奇侯府的人都不正经。
“小月,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殷珩看着身边的陈月,见她一脸惊讶,笑着看向其余人:“你们一个个的怎么都正经了,厨房还没准备好?”
“丫头,到——”徐缨刚开口就卡着,蹙着眉。
这可怎么是好?面前的陈月比她孙子孙女一般大,她倒是不好意思再让人称自己婶婶,可不叫婶婶叫别的,倒也奇怪得很。
旁边殷元失笑,看着陈月:“你是文辛的救命恩人,就是侯府的恩人,你若不嫌弃的话,把这里当成家,往后和文辛一样,叫我们一声爹娘罢了。”
“这——”陈月惊得说不出话,怔怔扭头看着殷珩。
来之前她可不知道会有这一出,她以为只是和在宋家一样的,顶多不过是,侯府的人待她更尊敬些。
边上殷灵笑起来:“爹你倒是好意思,人家都和我那些小侄女一般大了,让人叫你爹,也不害臊,不过叫我一声姑姑,我倒是受得起。”
“四姐,你——”殷珩无奈,见陈月不知所措的样子,笑了一下替她解围:“你往后就留在侯府,这称呼——”
“小月拜见义父、义母,见过各位兄长和姐姐。”
陈月像是一下回过神,跪下后恭敬行了礼:“以后,侯府便是我的家。”
殷珩有些惊讶,却又对陈月这两年里的成长刮目相看。
原本还有些怕生的小姑娘,竟然不知不觉间长得这般大了,不仅出落得亭亭玉立,更是大方得体。
“来,吃这个。”
“这个也不错。”
“以后想吃什么,只管吩咐厨房做,侯府的厨子可是我们亲自挑的,各地的菜都能做。”
饭桌上,众人恨不得把所有的菜都给陈月说一遍,换着把盘子推到她面前,哪里有一点侯府的样子。
别人家吃饭,恨不得一句话不说,各自闷着把饭吃完就散了,也只有永安侯府是金陵的一朵奇葩,什么事都能开先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