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3/3)

这木盒上雕刻的五福临门,便是他家独一份的。

相对的,售价也极为高昂,非极富贵的人家都难以买下。甚至于有价无市,量少人多,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到的。

徐若若不知其中缘故,倒是放心大胆的挑选起来。左右看了一个来回,因为糕点过于精致而无从下手,最后挑了一个枣泥糕,就着茶水,轻轻品尝了起来。

才咬下第一口,浓郁的枣泥香气充斥整个味蕾,糕点细腻顺滑,是可以品出来的用料考究。

不能说很惊艳,但是味道确实很好,比起市面上大部分都要更属上成。

只不过徐若若只吃过一次,不能明显感受到其中差异,但是依然觉得比上一次所吃的枣泥糕要好很多。

刚咽下第一口,徐若若就惊喜的抬起眼眸看向宋均之,眼里仿佛有光。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透过小姑娘晶亮的眼神,任谁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思。甚至比自己尝到好吃的糕点,要更能体会到愉悦感。

眼见徐若若杯子里的茶水见底,宋均之默默的帮她续上。清澈见底的茶水,上头连个浮沫都没有,喝起来分外解腻。

宋均之从容的陪着徐若若用糕点,也不催促,偶尔也会说着题外话,比如自己遇见的某些趣事,逗的徐若若不时直笑。

宋均之是家中独子,上头倒有一个姐姐。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是长姐自幼由祖母扶养,长到快出嫁的年纪才从淮扬老家被送至父亲身边。在金陵女中读了一年的书,学了些新式的交际礼仪,便穿上嫁衣,远嫁北方。

故而宋均之和姐姐并不亲近,因着血缘也互相关怀,但是其中的隔阂客套确实不可避免的。

宋均之一直想要有一个同胞兄妹,不拘长幼,自己一定会对她极好,捧在手心里,将自己所拥有的都与之共享。

一点一点的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既能有天真烂漫,又不至于闭目塞听。

只可惜,宋均之一直以来亲缘浅薄,便是隔房有几个兄弟姐妹,也因着一些缘故,亲近不起来。

偶然认识了徐若若,小姑娘比他小上许多,稚子心性,心思干净剔透,又不至于天真到盲听盲信、全无防备之心。尤其是,行事聪敏很有灵气,格外招人喜欢。

宋均之虽然和徐若若相处不多,但是他素来眼光极准,观人于微,颇有识人之能。寥寥数次的相处,他对徐若若的观感已然极好,私心里很喜欢这个小姑娘。

因缘巧合之下,几次三番,总能遇上徐若若。偌大的申城,能这样不期而遇,实属不易。

故而,在宋均之心中,看待徐若若,并不是日行一善的陌生小姑娘,反倒有些当妹妹看待。

更何况,若真有一个徐若若这样的妹妹,不时照拂,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宋均之看着徐若若吃得腮帮子一鼓一鼓,像只偷吃的小松鼠的可爱样子,一边替她添了茶水,一边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