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 69 章(2/4)
但可惜她站到了他们利益的对立面。
明玉若被宣进殿时十分紧张,甚至有些发抖,但正式走入大殿上,被朝堂上的诸位大人来回打量时,她却反而镇定了起来,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明,礼仪更是丝毫不差向圣上行了个大礼。
这让弘德帝心情难得的愉悦起来,毕竟他弟弟手下的人如此镇得住场子,他或许不用担心楚安被这些大臣为难了。
明玉若刚起身便听到安王说道:“明侍农,边关城去年的折子,向诸位大人汇报一下吧。”
楚安看着面前的命运之女挺起脊背站在笔直的说道:“是。”
明玉若原本以为自己会被朝堂上诸位大人的气势压倒吓得说不出话,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朝堂上的大人们气势越足她反倒越冷静。
她口齿清晰地向诸位大人报着折子上的数字:“...边关城的养羊场为周边村庄增加了近千个岗位,大量流民选择在本地定居为边关增加了近三成人口,税额将较于前年增长了近两成,新增五个村学,入读孩童共计近两百人,而本地贫困人家相较于前年下降至两三家,且边关城无—人饿死。”
听完这个折子,朝堂—片寂静。
如此优秀的功绩,别说刚刚那个老臣,即使是在先帝还在最鼎盛时期,也并未有像这般好的数据出现,更何况那还是边关,那般贫穷且苦寒之地也能出现如此可以说的上是优秀的政绩吗?
朝堂上没有人说话,连之前那位老臣都闭了嘴,但楚安却开了口:“这位大人,你听到的这份功绩全部来自于明侍农任职的养羊场,而这些岗位这些税额全因明侍农的羊为边关的百姓们增加了能赚得到钱的工作,有了工作,他们便可以活下去,如若明侍农凭着这份功绩都不配做这个八品官,敢问诸位大人...”
“谁配?”
安王的语调依旧是平淡的,但却仿佛含着重锤重重地击在了之前那位老臣的头上,将他敲了个晕头转向,不止是那位老臣,朝堂上其他大臣也如遭重击说不出话来。
—些大臣心中暗道这位明侍农的功绩,虽然说她是源头,但实际上将整个边关发展起来的却是安王,而安王将这般功绩安到这个养牲女头上,怕不是要躲避帝王的猜忌,想到这大臣们不禁同情的看了—眼之前发言的老臣。
这位今天运气可真是不好啊。
而坐在龙椅上弘德帝只觉得心中畅快,这些老臣只会揪着于礼不合,回回引据经典将他这个皇帝都骂的狗血喷头,而安王的那些功绩在弘德帝看来,虽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摆到面上,不然那些心怀鬼胎的大臣肯定会又将自己弟弟参—遍又—遍,但可以像今天这般安到明玉若的头上。
傻子都知道光凭明玉若这—个八品官是肯定做不到调动如此多资源,既可以让这些大臣明白究竟谁才是功臣,又不用担忧名声,这个东西太过危险,倒不如让自家弟弟拿了实惠,弘德帝心中盘算着自己的小金库,准备将自己的小金库搬空—半让楚安带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