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临汾原料供应地!(3/4)
组织态度、战争、安全、自然资源、交通、地理环境,土地资金,市场,环保……
事实上,除了市场和环保两个因素不用考虑之外,上述因素都要考虑到,修建根据地钢铁厂除开军事角度,还要从经济角度出发,一定要做到大幅盈利的正循环,如此才能持续运转下去。
要不然,则会拖垮根据地极其脆弱的财政,造成经济崩溃。
当然,基于氧气顶吹转炉技术的钢铁厂,可谓是一本万利的垄断生意,亏本是不可能亏本的。
全国钢铁价格由于日军新一轮的进攻,已经从每吨140银元涨到每吨148银元,约合法币,成本方面,凭借根据地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料价格,每吨钢铁冶炼成本不超过60银元。
一句话,只要开炉炼钢,就能赚取大量银元。
“不过,我们虽然无法在临汾修建钢铁厂,但我们可以获取这里的优质原料。”余华话锋一转,笑着说道。
“怎么讲?”此话一出,庄教授三人眼中纷纷透出疑惑。
“据我所知,组织在临汾具备一定群众基础,我们可以发动群众挖掘临汾的高品位磁铁矿,提供技术指导,尽量收购50%品位以上的铁矿石原料,以每吨3银元-10银元不等的价格收购,品位越高价格越高,而收购点就在黄河根据地一岸。当然,除了群众之外,如果是商人拉来的高品位铁矿石,我们也可以收购,只不过他们需要负责运过黄河。”
余华注视着三人,缓缓给出刚刚构思的想法:“在经典款拖拉机批量生产后,运输将不成问题,如此一来,根据地就有一条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供应线,不同品位的铁矿石冶炼成本不同,如果全是60%品位的精选磁铁矿,每吨钢铁冶炼成本可以降低30%以上,出钱购买这是双赢,优质煤炭同理。”
吸血!
吸临汾和阎老西的血。
没来临汾之前,余华没有这个想法,现在来都来了,难道要看着临汾的优质主焦煤和高品位磁铁矿发霉吗?眼睁睁看着这些好东西流口水?
越往后走,临汾的好东西就会被日本人搞走,与其被日本人搞,还不如现在自己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