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青铜镜的年代特征(1/2)
等到黄成海熟悉了一番后,徐子青接着又说道,
“纹饰种类上有四神十二生肖、团花、瑞兽、瑞兽葡萄、瑞兽鸾鸟、雀绕花枝、对鸟、花卉、人物故事、盘龙、八卦、万字等。”
“另外,含有佛教与道教文化的宗教图纹的纹饰流行,如佛教的菩萨骑瑞兽纹、飞天纹、宝相花和莲花等,道教的五岳八卦纹、道符星宿纹等等,反映了隋、唐时期丰盛开放的宗教文化。”
”随着社会进入相对稳定及繁盛的局面,这时期的铜镜亦摆脱了两汉以来的神秘怪诞气氛,更接近于现实社会大众的生活;表现手法也更多样化,表现了浪漫的色彩。”
“特种工艺镜如金银平脱镜、螺钿镜、银壳镜、金壳镜等等,十分精美,是当时突出的镜类。”
“两宋是社会由盛转衰,也是铜镜由盛向衰的转折时期。至此后铜镜的合金成分发生变化,含锡量下降,含铅量上升,整体的工艺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当中部分原因跟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社会风气有关,这使自由的艺术思想受到窒碍;加上宋代经济发达,大量铜被采用作铸币之用,也间接使铜镜的发展受到影响。”
“这时的镜形制则呈多样化的发展,除延续了唐代的菱花形、葵花形外,长方形、钟形、盾形、心形、鼎炉形、手柄镜等花样繁多。”
“比较流行的纹饰有缠枝花草、双龙、双凤、神仙人物、八卦等,素镜和带有商标铭文的铜镜占有很大的比重。整体呈现的是素雅纤秀的风格。”
“辽、金、元时期社会动荡,生活不安定,铜镜铸造业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这个时期的铜镜,其铜质和纹饰制作的工艺水平均有下降,尽管如此,纹饰品种上还是出现了花卉、球路纹、龙纹、双鱼、摩羯纹等,特别是人物故事镜,内容较为丰富,如许由巢父纹、柳毅传书纹、犀牛望月等,表现了独特的风格。”
“镜体也开始脱离唐代厚重的风格,胎质变得较薄。金代还出现了相当部分的仿汉、唐、宋镜,这可能是由于金代的「铜禁」所致,金代铜十分匮乏,使得皇宫中供奉祖先的祭器也不得不用陶器替代,因此对民间铸镜更是严禁,《金史》载:「(大定)十一年(1171年)二月,禁私铸铜镜。旧有铜器悉送官,给其直(值)半。」”
“但民间却有禁不止,还以仿制旧镜以避过官府耳目,如上述的人物故事镜就是前朝的故事题材。”
“明、清时期由于玻璃镜的出现,逐渐取代了铜镜,这时期已是中国铜镜的尾声。”
“明清铜镜多作为象征吉祥、团圆的信物或礼品而出现,其铜镜多为黄铜,基本为圆形,新创的纹饰有人物多宝。”
“同时,仿古镜较多,商标铭记,吉祥铭文、纪念铭文增多,质料纹饰较粗糙。”
“清中晚期有一批宫廷造办处制作的铜镜质量较好,可大部分已经成为一种装饰物,而非实用器了。”
“各个历史时期铜镜纹饰的变化,反映出不同的历史阶段的文化差异对铜镜纹饰的影响,铜镜的制作工艺水准,也体现了生产技能的发展与提高,但这显然也不是绝对的,譬如唐以后,铜镜的制作无论是工艺还是文化内涵都开始走下坡路,其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肯定大于技术方面的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