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幻境(3/3)
青灵君年岁不过五十,历代掌门人中实属年轻,奈何天资过人,一身道行神鬼莫测,他要追责,门内自然无人敢拦阻,遂将陆有贤革去长老之职,逐出门庭。
此次再叩宫门,陆有贤是无可奈何,打算求援,毕竟邱蟒一众魔头势大,他实在孤掌难鸣,眼前彩门绚烂,忽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探出头来,四下张望,瞧见陆有贤之后,喜上眉梢。
那老人精瘦如柴,身形矫健,往前一个纵跃便跳到了陆有贤跟前,笑问道:“怎么?陆师叔还不回山,难道是打架打输了,坐在这里发脾气?”
一见老人到来,陆有贤连忙整肃衣冠,拜服在地,恭敬道:“师叔又健忘了,我是你师侄,就是你后山那个喂鸟的。”
方仙宫以掌门为首,自下是四峰镇山长老,天峰长老“吴不愁”,地峰长老“萧可行”,玄峰长老就是眼前的老人,名唤“贾开心”,而陆有贤之前便是执掌黄峰。
按辈分而论,贾开心却为陆有贤师叔,先前他误称长辈也有原由,一来贾开心年岁颇高,二百余岁难免健忘,其二就是他本人喜闹玩笑,假开心是为“真开心”。
听完陆有贤所言,贾开心一拍后脑勺儿,嘴角翘起,欲言又止,忸怩道:“那个……陆师侄,你有没有带‘那玩意’回山?”
贾开心人老心不老,最喜甜食与酒水,尤爱建昌府的麻姑酒,每回陆有贤归来必不忘,这下当即心领神会,赶忙将干果蜜饯同酒水取出,孝敬他老人家。
山风拂岗,酒香弥漫,贾开心喜笑颜开,一边大吃大喝,一边喃喃道:“人生得意须尽欢,等师叔吃饱喝足,陆小子你就跟我回山去,陪我老人家好生下两盘棋。”
陆有贤神色无奈,他已被逐出门庭,怎还能自行回去?这回也是枯坐在此等候,恰逢贾开心现身,不由苦笑道:“师叔有所不知,晚辈已再不是方仙宫门人。”
此言一出,风起云涌,光暗变幻,贾开心顿时失笑,沉默良久才平静道:“师叔年纪大了,不愉快的事记不住,后山的仙鹤没人养,老了也要人送终。”
寥寥几句话,真情流露,陆有贤双眼湿润,已知师叔动了真怒,两百年间,实属仅见,山中灵气蒸腾,如浪如潮,皆从贾开心周遭散发而出。
此时此刻,陆有贤进退两难,旁人看来他如今不过四十岁余,道行之深,已让无数人望尘莫及,正是如日中天之际,实在犯不着为了几条俗人性命,闹得身败名裂,更有身死陨落之险。
见他踌躇不前,贾开心十分苦恼,轻叹道:“陆小子,我老人家瞧着你长大,知晓你心系众生,胸怀正气,一生诛邪灭魔无数,可你终究不是神,量力而行,自然也不会有人会怨恨你……”
陆有贤沉默无言,依稀忆起年少时,唯唯诺诺跪在三位祖师像前,立下渺小誓言,而后又为了那份希望,枯坐山巅,无论风霜雨雪,不辞辛劳,数十年如一日苦修练剑。
正如前人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而开太平。
往事如烟,初心不忘,陆有贤更加明白心中所想,跪倒贾开心身前,朗声道:“师叔,您老人家所言晚辈都已明白,可我如今只要一闭眼,那些逝去渔民的魂魄就在眼前游荡,期望我讨还公道。”
“您老人家所修的道,无拘无束,乃是逍遥之道。”
“而我所修的道,一往无前,是为人间正道。”
人这一生,要明白自己的道不容易,始终为它而努力,更是千难万难。
这般道理,贾开心自然明了,得徒如此,他早已心满意足,狂笑道:“好!陆小子,那我这把老骨头也舍命陪君子,去他的门规,咱们师侄同心,其利断金。”
陆有贤喜出望外,他这位师叔道行通天,尤其精通机关之术,若能相助,他们两人就可破阵,直捣敌巢。
未免夜长梦多,陆有贤立时就想前往鄱阳湖之南,两人才刚动身,千幻虚境门中忽有异动,两条长绳窜出,流光四溢,竟将贾开心捆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