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幻境(2/3)
首领将军见充尚妻子已中箭而亡,生怕他鱼死网破,到时若不能追回不老药,自己也免不了刑罚,便假意和解让充尚还药,然后放了宋、正二人,再将三人困于此处一网打尽。
宋毋忌为人心细,知晓刑律严苛至极,那将军前程大好,必不可能私放人犯,言辞戳穿,让充尚毁药同归于尽。
充尚历经生离死别,心中已然大彻大悟,执剑而起,先假意答允,不过要将军先行放人,那人见前方绝壁,料想他们无处逃生,便下令先将二人放了。
正伯侨怒斥充尚不仁不义,宋毋忌也是摇头哀叹,两人怀才不遇明主,助纣为虐,早已心如死灰,充尚则是神情凄然。
三人共事数十年,情谊匪浅,眼见充尚家破人亡,宋、正二人俱是心中不忍,就此冰释前嫌。
充尚感激满怀,先是跪谢二人,而后冷然道:“我对不起两位哥哥,想我等努力一生,全做无用功,当真天意弄人,药是不能让他们得去,咱们今日一同赴死,不枉此生。”说罢,将手中不老药一把抛下悬崖,淹没在黑暗中。
虽是半成之丹,但也仍有奇效,多少人痴迷长生不死的美梦,就此烟消云散,充尚三人相视而笑,一生执着,不过是春秋大梦,转瞬即逝。
将军眼见丹药丢失,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官兵冲杀过去,茫茫山巅,血染灰岩,正当众人鏖战之际,天雷滚滚,白芒万丈,一道闪电落下,正劈中崖顶,山石化为粉尘,轰然轰塌。
也不知过了多久,充尚三人大难不死,悠悠醒转,发现身在一处白云缥缈的仙境,眼前奇花异草,仙药灵树应有尽有,更有四座山峰,高耸入云。
三人劫后余生,喜不自禁,遂在此处定居修炼,又将四峰以“天地玄黄”依次命名,每日心无旁骛,专心修炼。
光阴似箭,短短数载,三人学有大成,一致决心不问政事,专门在外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因他们皆是驾宝御剑飞行,久而久之,让各地百姓传为神仙之流。
依靠福地之功,三人寿命皆过百岁,越活越年轻,虽然超逾常人,但依然平静如常,不妄求永生不死。
又过了几十年,三人寿命已近两百,均感大限将至,又无子嗣,恐济世救人之愿再无后继,商议再三决定收徒,加上时常有人寻访到此,恳求拜师学艺,三人就势选取良才有德之辈,各自收徒。
充尚三人多经历练,功参造化,早非俗人可比,福地天材地宝众多,他们也不妄加干涉,任人采取,其中难免有奸邪之徒,心存歹意。
数次fēng • bō之后,三人合力布下法阵,将福地隐去,遂即成了“千幻虚境”。
待三人归天之后,他们徒弟青出于蓝,将此处发扬光大,成立一方门庭,是为“方仙宫”,广收门徒,纳才选贤,将师父们的遗志发扬光大。
而那枚半成不老药,不久在山中为道士所得,又加以炼制,丹成之日,山中龙吟虎啸,声势惊人。
山中岁月依旧,人间改朝换代。
天下一统,国泰民安之后,修道求仙之学兴起,各地派别林立,然而方仙宫门人行走世间已久,声势渐盛,隐有群雄之首气象,不时有门人争强好胜,与各家各派一较高低。
掌门人忧心忡忡,心思这与三位祖师初衷背道相驰,他们既然选择隐居避世,那便不问虚名。
久经思索之后,考究门派众多,也无必要倾巢而出,那任掌门人遂定下门规,严禁门人外出寻事,只留一二人行走世间。
等到如今,这代方仙宫门庭已然默默无闻,声名不显,只有极少数人知晓,出手者也甚少,各家各派弟子都以为,那是不入流的小门小派。
先前所言剑仙陆有贤,便是方仙宫行走世间之人,事情隐秘,不为人知,他自在九江府除去噬魂道人邱元,身心也遭受重创,一夜须发皆白,不得以只能回宫疗伤。
恰逢夏秋娘误闯幻境,他几位师叔连同掌门均在闭关,陆有贤只能带伤应战,根本敌不过单无情,虽能施展法阵禁制将她们格杀,但念在夏秋娘无心之过,又是一介俗人,就擅自做主放任她们离去。
奈何事关重大,夏秋娘的师父单无情,道行极高,一剑竟将“天地玄黄”四峰最末斩断,掌门人“青灵君”出关后,勃然大怒,虽然寻不到单无情,但却要追究陆有贤失职之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