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馄饨(3/4)
她暗暗希望他能帮自己消耗一点儿,否则她一个人得吃到什么时候去。
美食放在托盘上被端上了桌。
其余的事儿就不用杜若沾手,杜辞亲自给另外两人端到面前,车夫有些惴惴。
他是江家的下人,自然也认识杜辞,但甚少有交集,传说清风书院的杜辞傲气,性子清冷。看来传言只是传言,能亲自给他这种下人端汤,为人品性可见一斑。
怪不得他听自家老爷对其赞誉有加。
古代厨业为贱,自然少有人对厨艺加以研究,大兴朝有面食,但浮于表面,只开发出一些面条、面饼之类的食物,馄饨、饺子从未出现过。
桌面上热气腾腾的馄饨让几人感到十分好奇。
杜辞笑道:“怪不得刚才爹娘对小妹的手艺赞不绝口,这汤食闻其味就能令人食指大动。”
杜若失笑,大哥也太夸张了,白水煮馄饨能有什么香味?
“大哥,厨房烧着热水,待会儿吃完馄饨自个儿提水洗漱,我先休息去了。”不知不觉,她的作息已逐渐符合古代人的规律,早睡早起神清气爽。
待大家都各自回房休息,三人这才开始大快朵颐。
馄饨皮薄如蝉翼,能看见里头粉红色的肉馅儿,咬一口,肉汁滚烫,馅料居然十分爽脆,配上咸鲜的滋味,一个字:绝,两个字:绝了!
江侃回味了一会儿,表情迷醉,好似嘴巴里含着稀世珍馐一般。
杜辞看不过去,开口道:“快点吃,都要凉了。”
虽然妹妹做的这个馄饨味道确实好,可好友的表情实在是过于恶心,极大地影响了他的食欲。
有美食一切都好说,江侃懒得计较他的嫌弃,呼噜呼噜好一会儿,碗就见了底。
对于自己厚着脸皮跟来的决定实在是太对了,就凭这碗馄饨他就不虚此行。
夜深了,偶有婴儿啼哭,万籁俱寂。
明天会有什么好吃的呢?
江侃抱着这个疑问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幸得天公作美,是个大晴天。
杜若很早就起了,可也比不上外婆,舅舅舅妈更是早早就到了,正跟着外婆忙活。
柳姜氏育有二女二子,柳大娘嫁得好,夫家是京城人士,家里开了一间杂货铺,家境殷实,生了两个大胖儿子彻底巩固了自己在夫家的地位。柳二娘便是杜若的母亲了,嫁得一般,可儿女双全,生活美满。柳三郎娶妻张氏,育有一儿一女,儿子说了亲,来年就要成婚了,闺女的年纪和杜音相仿,最近开始相看人家。柳四郎年纪比杜辞年少一岁,今天正好十三,他对读书没兴趣,在京城跟着一位老大夫做学徒。
至于外公柳米满早在几年前去世了,杜若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记忆。
柳家众人都来了,除了嫁在京城的柳大娘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