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一本禁书(1/3)

想到这里,杜生又问:“既然如此,贤王又为何要与康王一起为自家公子选择书童呢。”

胡爷将酒碗放下,思索一番。

他道:“第一,这表面功夫还是要做。”

“第二,天保那小子个子身板和谢允差不溜,面容也有两三分相似,或许贤王有用天保做替身的打算。”

咕头在旁说:“那保哥儿岂不是危险了?”

胡爷道:“倒也未必。天保必不会留在贤王府里,我也提点过他了,等瞧着时机成熟,他自己就会开溜。”

这边两人说话,那边的杜生正在自己忙活。

他掐着葱白的手指,嘴里念念有词,不知在算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收起了手。

杜生手里有谢允的生辰八字,于是专门为他算了算未来几年的情况。他的算法结合了紫微斗数、梅花易数和八字问卦,时间越近,问出来的事情越准。时间越远,问出来的变数越多,越不准。

谢允这几年情况顺趟,不会出岔子。康王之子谢凝情况也还算稳妥,胡爷早就让杜生查过。

再推演几遍,情况也是一样。

杜生收了手,胡爷见他神色无异,于是也放下心来。

胡爷身旁这两位“护法”,一位为他四处行走打探消息;另一位则利用玄学卜算之术,帮他看吉凶。

一人搜当下事,一人看前后事,有了两位人才,胡爷这几年才活得顺风顺水。

值得一提的是,杜生说过,像他这样能通阴阳的人世间十分稀有,百年千年前或许还有不少,但最近数十年,杜生从未见过第二个。问卦占卜的不少,有真本事的不多了。

至于胡黄白柳灰,也就是传说的“五大仙”狐狸、黄鼠狼、刺猬、蛇和老鼠修炼而成的妖修,他根本没有见过。古书上描述的神鬼,要不是因为他天生通阴阳,他是绝对不会信的。

此间世界,无法无佛,蝇营狗苟,都是乞讨营生的人罢了。

喝完酒,咕头又独自去了厨房要吃的。胡爷与杜生二人回屋去商讨细节,不再赘述。

隔天一早,楼天宝被KK唤醒,她换了衣服在商栈吃了早餐,掐着时间回到了贤王府。

换算成她自己的时间,她就是严格按照六点起床七点返工的日程执行,并在谢允吃完早点前回到书斋,清理书斋并做好了一切准备。

谢允的书斋上有一块匾额,上题“厚德一间”,而贤王的书斋则题“仰止斋”,不在一处。

贤王自有贴身亲信左右,谢允这边只有楼天宝负责书斋。

正好,也方便楼天宝看书。

谢允一般在辰时初来,孔先生则会过半刻钟到。楼天宝会先拿书在旁朗读,谢允看她如此认真,自己也会跟着拿书看。等孔先生进府之时,便会看到书斋内外各有一儿童拿着书卷朗读,倒也有两分学堂清晨诵读的样子。

中秋过了,很快天气变冷,落叶缤纷,冬天慢慢降临了上京。

这是她第一次在没有科技的情况下切身“体会”冬天的寒冷,身上的衣服也不能穿现代的,从里到外都是古人装扮,刚下雪那会儿,差点把她冻成人干。

谢允瞧着她哆嗦地厉害,就让贴身的大丫鬟去自己屋里拿加绒的衣袄,楼天宝哪儿敢穿他的衣服,但谢允才不管,硬是让她穿上了。

孔先生年纪大了,也时常觉得冷。魏二和贤王提了,他们那书斋里便多添了一盆银炭。银炭是御用的,大部分都是供进宫里,或是给特定品阶以上的官员使用。

屋子里多了一盆炭,楼天宝感觉好多了。孔先生也是知道心疼孩子的,干脆让她自己端凳子坐在一旁。楼天宝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也正大光明地拿着书看。

孔先生的教书能力还是不错的,至少他在讲解四书五经的时候,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楼天宝不需要回头再去智脑里补课了。不过,他的思维观念比较陈旧,给两人讲解八股、策论之时,用的拆题解题思路也比较刻板,楼天宝觉得,个中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