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一本禁书(3/3)
等门口的人敲打铜磐,院门也关上,这就和现dài • kǎo试一样,过时不可再入考场。楼天宝耳朵好,隐约还能听到门外有人高喊什么,但迅速被人驱赶走了。这就是没赶上时间的考生。
接下来,就与现dài • kǎo试没什么出入了。
负责考试的学政启卷,发到几位监考手里,监考走到东西南北四个考场,轻咳一声开始报题。
这次出的题都从四书五经里取,选取一句,考生以八股的形式进行截搭。
学习这事,对楼天宝来说也算有些坎坷。
楼天宝在这方面下了死功夫,孔先生一开始嫌弃她资质低(废话,要现代人按照北宁思维答题等于重头学起,写文思路全都打散重来),且楼天宝没有拜过师,孔先生顽固得很。
楼天宝只好托人找胡爷搭线,也不知胡爷给了什么好处,孔先生后来才勉强同意给她批改。胡爷也在外找了其他塾师批改,押题。这事给孔先生知道了,他十分生气,于是询问了贤王意见,贤王便十分干脆地让楼天宝拜了师。
再后来,谢允也不满足孔先生一人了,这时其他杜学书塾的题解书卷便正大光明进入了谢允的书斋,孔先生哑口无言,只好跟着一起看。
这次出的几道题,楼天宝这里是有塾师押中的。
不仅押中,还有对方写的范文,不过,楼天宝担心与人雷同,打算在原文上做点修改。
仔细砍下来,只有一道“树德莫如滋”没有押中,楼天宝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一篇。
她自己的答题水平也有见长,至少不会拉低整张卷子的均分。
等她答完,周围大部分考生还在伏案狂写,楼天宝拿起一旁的水杯喝了一口,起身交卷去了。
北宁的所有考试中,只有殿试需要与考官对答,其余都是答完交卷即可走人。
她是全场前十交卷的,着装奇异,年纪还非常小,监考与考生都注意到了她。
楼天宝咬着薮饼离开了考场,外头有一些考生的亲人,没有楼天宝认识的人。谢允这场不考,胡爷最近不在上京,她也没告诉孟氏夫妇自己考试。
她瞧了一会儿天光,就打道回府了。
上京的生活比她想象中舒适,能让她集中精力对付一件两件事,这样很好。她很久没感受过这种安静了,这里让她的心平和了许多。
楼天宝走在路上,忽然觉得肚子有点饿,于是到了一旁摊子上,要了一碗扁食,就着薮饼吃完了。
路过书肆,楼天宝下意识进去找了找参考书。上京的书肆与各杜学书塾都有联系,偶尔也会放一些册子出来,吸引生源。楼天宝挑了两本,正巧又看到了一本武侠小说《永庆升平》,她便顺道儿买了下来。
如果她没记错,这《永庆升平》应该是大清时候的武侠奇书。
那书肆的掌柜见她小小年纪拿了不少书,结账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说道:“哥儿,这些都是你看的?你胃口不小。”
楼天宝便说:“为府上公子带书。”
掌柜看她打扮不伦不类,刚想笑,但一眼瞧见了考究的腰牌,认出了上面的家纹,立刻不说话了。他脸色古怪,又从一旁摸了一本书放到楼天宝买的那些书上。
“这是作甚?”楼天宝感到好笑。
掌柜道:“饶头,送你一本。拿回去看小心不要被人发现。”
这是一本封面完全包红的书,但不是那种深红,而是暗红色,乍看不怎么起眼。
楼天宝本着“不拿白不拿”的想法,顺手将书放进了店家给的包袱里。
她看那店家鬼头鬼脑的,心里是起了疑,不过她有物品栏和任意门,要是书有什么不对,她直接把书丢进去就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猜猜是什么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