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9(2/2)
李大亮点了点头,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领来了一个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年轻人,看模样不过二十五六岁,黑巾包头,一把漂亮的八字胡,眉宇之间极为清秀,一看就是个文人,虽然穿着军装,但那白净的面皮和儒雅的长相,却分明表现出,他与那些粗鲁军汉的本质区别。
卫玄点了点头,说道:“来者可是京兆杜家的杜如晦?”
杜如晦点了点头,不卑不亢地行了个军礼:“小的杜如晦,见过卫大帅。”
卫玄说道:“嗯,本帅以前虽然没有见过你,但吏部的高侍郎,对你可是推崇有加,说你有栋梁之才,现在是国家危难之机,本帅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你尽可直言回答,无论你说什么,本帅都会赦你无罪。”
杜如晦平静地拱手行礼:“有请大帅赐问,小的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卫玄正色道:“杜如晦,你说以杨玄感的个性,有可能放弃攻击东都,转而直取关中,是这样的吗?”
杜如晦面不改色,点了点头:“正是,此话确实是小的与李校尉谈及军事时所说的,并无虚言。”
卫玄抚了抚自己的白须,说道:“杨玄感已经在东都城外聚兵十万,日夜围攻,东都城危在旦夕,他放着到嘴的东都不去啃,却要撤围来关中,就算是为父报仇,也不至于置全军将士的生死于儿戏吧。你的这个推论,从何而来?”
杜如晦微微一笑:“很简单,因为东都他打不下来,所以他迟早要来关中,现在大帅杀了杨氏一族,又把杨素开棺焚尸,这更是会刺激他把目标对准我军,而不是继续围攻东都。”
卫玄轻轻地“哦”了一声:“你怎么就知道东都是杨玄感打不下来的?要是东都有一战之力,还至于给这样四面围攻吗?”
杜如晦摇了摇头:“东都是大隋的都城,防御工事极为严密,加上有山河险阻,凭空可抵十万雄师,虽然东都的两路兵马出城战败,可是守城却是足足有余,杨玄感如果不能在第一次攻城时得手,那就只有慢慢地围攻了,他的人数确实是在增加,可是军械,攻城器材却不是可以从天而降的,只要拖的时间一长,征辽大军和各路兵马杀到,他就必死无疑,所以杨玄感是聪明人,绝对不会一直把时间,浪费在东都的围攻上。”
卫玄的嘴角勾了勾:“杜如晦,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我军出关就是为了救援东都的,总不能坐视东都被反贼攻击,而见死不救吧。”
杜如晦叹了口气:“大帅,这是军机,小的不敢妄言,小的只是从杨玄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小的是杨玄感,东都已无拿下的可能,全军入关,才是唯一的生路!”
卫玄的眼中冷芒一闪:“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要入关中,就得强攻潼关天险,你觉得他打不下东都,就能拿下潼关吗?”
杜如晦摇了摇头:“他是打不下潼关,所以他一定会想尽办法,逼我军出关,与其决战,若是我关中大军的主力在关外战败,那可能无法再守住潼关,大帅,这一点,请您切记!”
卫玄的眉头一皱,还没有说话,边上的一个大嗓门却是炸雷般地响起:“好个大胆的小子,竟然敢在大帅面前口出狂言,长他人的志气,灭我军的威风,杨玄感给了你什么好处,要你这样为他说话?!”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愤怒上官政(29更)
杜如晦的嘴角勾了勾,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狗熊般的恶汉,全身披挂,满脸横肉,额角上一道长长的刀疤,两只眼睛如同铜铃一样地瞪着自己,鼻孔里尽喘着火气,看那架式,若不是卫玄为帅,他不敢过于放肆,只怕放在平时,这会儿早就冲上来把自己生吞活剥了。
杜如晦微微一笑,对这恶汉说道:“原来是上官将军,失敬,失敬,不知小的有何失言之处,让将军如此愤怒呢?”
这个恶汉不是别人,正是前慈州刺史上官政,天下著名的悍将,勇士。当年杨素出兵讨伐杨谅时,上官政独守慈州,挡住了叛军经略河南地的主力部队,又亲自率兵进入并州,归于杨素所部指挥,一路打下晋阳,可谓居功至伟。
《
但这上官政为人极为粗暴,又兼好色,在城破之后,在城中纵兵掳掠,而自己也借着抄查叛军官员的家属之机,对现任杨玄感所部黎阳刺史元务本家,大肆抄掠,还对其母卢氏严刑拷打,欲追查元家的私产,结果被路见不平的杨玄感一顿暴打,灰头土脸,而额上的这道伤疤,就是杨玄感留下的。
后来杨素当权,上官政因此事被追究治罪,本来是要远陡岭南,结果因为当时东宫事发后,被解除了右卫大将军职务的太子一党的大将,前右卫大将军元胄,与丢失了蒲州被免官的朋友丘和饮酒时戏言,说上官政是天下勇士,到了岭南一定会谋反。而你丘和丘老弟过去。就不会有问题了。
此话虽是酒席戏言。却被丘和怀恨在心,向杨坚密报,结果元胄竟被坐诛,而丘和则官至朔州刺史,连带着上官政也被授予了右骁卫将军,算是一出神奇的大转折。
此后,上官政虽然不敢直接对杨素和杨玄感有怨言,可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却无不咬牙切齿,苦练武功,想着有机会一报当年的受辱丢官之仇,终于,十年之后,让他等到了机会,是以本来作为留守大兴的主官的他,坚决要求随军出征,为的就是亲手向杨玄感复仇!
杜如晦博览经史,对于这些名臣大将的旧怨。也多少知道一些,看到上官政如此怒不可遏。也料到一二,微笑道:“上官将军,前天的时候,看到喝杨氏一家血酒,吃杨素骨灰最卖力的,就是将军您了,您对杨氏一门的血海深仇,小的也知道一二。只是小的所言,只是客观地分析一下战局,没有偏向杨玄感吧。”
上官政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这是在给大帅出鬼点子,要他避战,最好是缩在关内不出,对不对?”
杜如晦点了点头:“不错,如果依小的愚见,只要牢牢守住潼关,或者前出,守住函谷关故城和魏函谷关新城,就可以阻止杨玄感入关中,他就是有雄兵十万,也无可奈何,到时候只要陛下的征辽大军一回,四面合围,叛军必败无疑!”
上官政哈哈一笑,对卫玄一拱手:“大帅,您听到了吧,这个姓杜的小子说来说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