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2/2)

孩子一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阴阳怪气,话里话外,都向着老郑头。

郑强挣扎着爬起来:“我爹没错,是他们害我爹!都是他们!”

领头的公安看了老郑头一眼,黑暗中的唇角微微翘起,算了,事情摆在明面上,没什么好扯的。

他一挥手:“把人带回去。”

“公安同志饶命啊,郑强是主谋,抓他别抓我们!”

“都是郑强的错,我们就是一时糊涂啊。”

郑述怒道:“你们一时糊涂带着枪撞我家的大门?你们一时糊涂搜我们家?你们一时糊涂把我家大人小孩儿都吓坏了,我爹现在还躺在地上醒不过来。你们怎么有脸说这样的话。”

“我赔,我赔还不行吗?”

“对,你爹治病的钱我们出。”

“这个枪是假的,是木头做的,骗你们的。”

有个懂点法的人,冒了一句:“你们不仅闯进人家家里,强盗行径触目惊心,还伪造枪/支?”

这个罪名越扯越大,几个盲流吓得痛哭流涕。

几个公安对视一眼,行啊,都不用他们折腾,围观的人就把案子判了。

带头的公安做了个总结,今天的人全部带回去,要赔偿还是要怎么的,等明天天亮了再说。

几个老头老太太围着他们:“公安同志可要秉公执法啊,明天一早我就上公安局看结果去。”

“我也去,吃了早饭就去。”

几个年纪小的公安劝道:“大爷大妈们请放心,你们年纪也不小了,别在这里熬着了,快回家休息吧。”

至于躺在地上的老郑头,几个公安都没说话,头儿让他们不用管。

公安走后,旁边的人踢了老郑头一脚:“人走了,起来吧。”

老郑头利索地从地上爬起来,骂了一句脏话:“郑家怎么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也不怪郑强记仇,去年那事儿虽然是他爹不对在先,但是吧,站在他的立场他想报复你们也说的通。”

一个老头儿撇嘴:“就是脑子差了点。”

这会儿,也没人说什么换东西的事儿,老郑头跟大家说:“谢谢街坊们今天鼎力相助,明天到我家来坐坐。”

“那就明天再说。”

人都走光了,院子里只剩下郑家的人,关上大门,老郑头跑去屋里,怪事啊,东西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郑述害怕:“爹,是不是有鬼……”

老郑头回头瞪了儿子一眼:“有个屁!”

“咚咚咚。”

三声敲门声,让屋里的人又紧张起来。

老郑头冲儿子使眼色:“去,你去开门。”

郑述心里忐忑,轻手轻脚地走到大门口,试图通过门缝看看外面的人,但是他们家的门当初做的太好,根本没有门缝。

云端好似察觉到什么,慢慢悠悠说了一句:“我,云端。”

原来是云端,郑述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就放下来了。

门打开,云端微微一笑:“过来帮忙搬东西。”

“搬……搬什么?”

老郑头小跑过来,给了儿子一巴掌:“愣着干什么?搬啊!”

“哦,哦,我来搬。”

“真是的,多大的人了,还一点都经不起事儿,白活这么多年了。”

云端把一袋面粉提进去:“这不是有您撑着么,以后经的事儿多了,自然就好了。”

郑述脚下一歪,差点摔个狗吃屎,怎么回事,一个小姑娘说话的语气跟她长辈似的。

现在连郑述他娘都看不过眼:“不行就躲一边去,我来!”

刘桃抱着孩子进屋,孩子抽抽噎噎:“外面有声音。”

刘桃摸着孩子的脸,温柔道:“爷爷婆婆在骂你爸呢。”

“嗯?”小孩儿不明白,为什么骂他爸爸。

刘桃轻声一笑:“睡吧,等你睡醒了,妈妈煮白米粥给你吃。”

“嗯嗯,白米粥香呢。”

刘桃哼着小调,哄着孩子渐渐睡了。

等她放下孩子出去,堂屋和院子里都没人,她转脚去偏房。

“爹娘。”

“嗯,宝宝睡了吗?”

“睡了。”

刘桃打量屋里,一袋袋粮食都堆在地上,白面、大米都是最好的,旁边还有一些小黄米、玉米粉等等,特别干净,看不到一点干叶子之类的杂物。

刘桃惊了:“粮食这么好?”

老郑头:“可不,要不是云端给的东西太好,我也不会一直冒着风险换粮食。”

“云端给的小黄米特别好,熬粥都有一层米油,特别适合孩子吃,咱们多留一点吧。”

刘桃看了眼小黄米:“这一袋有五十斤吧?”

“不止,好几家换了小黄米,加一起有六十多斤。”

郑述今天真是被吓着了:“那个云端哪里来的本事,只是路口碰到郑强,就能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咱们家东西搬走,我们一家人一个都没发现。”

刘桃好奇:“他们有很多人?”

“不清楚,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见过云端。”

老郑头目光深沉:“别人怎么样那是别人的事情,我们不需要知道。我只要知道,云端,是个靠得住的人就行。”

一家人点点头,先不说了,赶紧把东西分出来,每一家都记录了数的,人家回头要来拿。

至于郑强那蠢货,等明天天亮了再跟他算账。

陶艺馆那边,云端正在清点今天换回来的宝贝,一点都没有把今晚上郑家的事情放在心上。郑家的惊魂夜,她有秘境在手,郑家可能赔上一家前途的灾祸,她不过一挥手就给解决了。

“吱吱!”

毛毛跳到云端肩上,扯她头发,闹着要吃肉。

“嘶,你轻点!”云端捂住脑袋,把肩膀上的毛毛抓下来:“冰柜存的牛排都要被你吃光了知不知道。”

“吱吱!”

“我知道你这几天摘果子辛苦了,你就不能等我忙完再闹我吗?”

云端站起身,抱着毛毛去五楼餐厅。

毛毛终于得偿所愿了,一到五楼就从她怀里跳下去,跑到冰柜那里吱吱吱,选他最喜欢的牛肉。

云端也是服了,养这只猴子简直太费肉了。

云端拿了牛肉,毛毛拉着云端的衣袖,指旁边装猪肉的冰柜。

“你就那么一点大,一块牛排还不够你吃?你还想吃红烧肉?想的美!等明天吧,等我忙完回去给你做。”

“吱吱!”

“别吱了,我说了不行。”

煎牛排速度快,云端很快煎好牛排,切好端给毛毛,她转身下楼继续研究她的宝贝。

字画呀字画,上海的女人们爱存首饰,这儿的人沾了古今文人大家的文气喜欢存字画,果然,她还是最适合这里。

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早,云端背着一背篼水果坐车回家。

梁辰还没放学,云端撑着精神做了简单的午饭,等梁辰放学回来,草草吃了午饭就去屋里睡觉。

“别放收音机吵我。”

“哦哦。”

梁辰手里捧着饭碗,眼睛已经被那筐水果吸引了,苹果、橙子、西瓜,哎呀,看着都好大好好吃呀。

下午,张建军叫梁辰去山上撵兔子,梁辰选了两个超大的橙子,抱着跑出去。

“哇!”

“好大呀!”

梁辰连忙关上门:“你们小声点,别吵醒我妈。”

沉香抢了一个橙子:“你妈从金水市买回来的?”

梁辰点点头:“走,我们上山再吃。先说好……”

张建军不耐烦地打断他:“知道啦,只有我们几个知道,肯定不告诉别人。”

“规矩我们还能不知道吗?”

“别叨叨了,赶紧走。”

几个小伙伴抱着橙子跑上山,找了片落叶厚实的地方坐下,几个人坐一起剥橙子。

新鲜的橙子皮厚,不好剥,指甲都扣坏了。

哎哟,早知道该把菜刀带上来。

沉香不敢相信:“带菜刀出来玩儿?你是觉得自己好久没挨揍了是吗?”

张建军哼哼一声:“挨揍怎么了?谁没挨过揍。”

门栓小声说:“我昨晚上才挨过揍。”

“为什么挨揍?”

“我捏了我妹妹一下,把她捏哭了。”

咦……小伙伴们一阵嫌弃。

门栓替自己辩解:“我妹妹脸特别软,可好摸了,铁锤你敢说你没捏过你弟弟的脸。”

铁锤嘿嘿一下:“那肯定捏过,软软的。”

铁锤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做了个捏捏的动作。

梁辰羡慕了:“真好,你们不是有弟弟就是有妹妹,我一个都没有。”

沉香翻了个白眼:“这有什么好羡慕的。”

“你至少有哥哥啊,我没有哥哥姐姐,也没有弟弟妹妹。”

张建军直接说:“这有啥,让你爸和云姐姐生一个你不就有了。”

“就是就是。”

沉香打断他们:“先别说了,赶紧剥橙子,我现在就想吃。”

“唉。”

几个小伙伴劳心劳力地剥橙子,剥出来后,顶上的橙子肉都被挤出汁儿了,沉香嫌弃地撇撇嘴。

张建军把一瓣橙子肉递过去:“那你是吃还是不吃?”

“我吃!”

吃完橙子,几个小不点到处找兔子洞,忙活了一下午,兔子没撵着,身上的衣裳脏的不行。

云端睡醒起床,已经傍晚了,梁辰玩了一下午都回家了。

云端坐在屋檐下打哈欠,看着儿子洗衣裳。

云端指点他:“衣领和胳肢窝多磨点肥皂,还有你裤子的膝盖那儿,后面屁股,多抹一点,多揉一揉才洗的干净。”

“哦,知道啦。”

躺在躺椅上,望着天空的彩霞,一阵山风吹过来,吹起了她脸颊边的发丝。

云端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这美好的生活啊!

来人间走一趟,不仅要看看太阳,还要看看太阳走后彩霞漫天的天空。

云端休息够了,第二天下午带着梁辰去南街剪头发,回来后在陶艺馆五楼的餐厅待了一下午。

熬番茄酱、蓝莓酱,没错,从大兴安岭移栽回来的蓝莓已经结果了。不知道该说蓝莓生命力旺盛,还是说天坑的气候适合种果树。

忙活完果酱,后面还有活儿等着她,配药材泡药酒,酿葡萄酒,林子里的鸡蛋鸭蛋也该捡了。

本来捡鸡蛋的活儿是毛毛的,毛毛这几天跑出去撒野了,不在秘境里,这活儿就落到云端手里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忙完这些,又该给梁辰做衣裳。

比起去年这个时候,梁辰又长高了一点,也长壮实了一些,春天的衣裳到秋天已然没办法穿了。

有了去年做棉衣的经验,云端把梁辰秋天长袖衣裳做的大了点,等冬天的时候套在棉衣外面当外套还能继续穿。

做完秋天的长袖,还要重新做棉衣。去年的棉衣小了,拆开之后往里面加棉花,添布,再做大一些。

除了棉衣之外,云端把皮草翻出来,剪切拼接,给梁辰做了一件毛马甲。

云端招招手:“过来试穿一下。”

梁辰小跑过去,把手伸进去,试了试马甲,稍微有点宽松,都是正常的,她故意稍微做大了点。

“好热啊!”

云端让他把马甲脱下来:“现在穿你觉得热,等到天气冷的时候你就知道暖和了。”

准备好冬衣,云端去南街买了一些干菜和煤炭,家里过冬的东西就算准备好了。

入冬之后,云端闲下来。梁辰每天照常上学,云端关上门在家和梨子对上了。

屋里摆了几筐秋梨,云端准备一半熬秋梨膏一半做成罐头。

云端在家忙活了一上午,用秋梨配上生地、葛根、麦冬、贝母、蜂蜜等等,熬出两锅秋梨膏。

好家伙,两锅秋梨膏,手都快搅废了。下午她什么都不想干,梁辰心心念念的梨子罐头再等两天吧。

偏偏,梁辰早上问过妈妈,知道妈妈要在家做罐头,等他上学的张建军也听到了,于是乎,下午一点多钟,张建军和一群小不点儿自动送上门来打工。

不为别的,就想蹭一瓶梨子罐头吃。

“嘿嘿,云姐姐,我们来帮你洗瓶子呀。”

云端心里想,不,不用了,我今天不想做罐头。

梁辰指着屋里:“瓶子在堂屋,咱们把瓶子搬出来。”

“好,我来。”

都不等云端拒绝,一群小屁孩儿就行动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的门响了。

梁辰看了眼屋里的小伙伴:“咱们都来了呀,谁在敲门?”

云端站在院子里,离门口最近,于是去开门。

“云姐姐,我来看你啦!”

“是乐水啊!”云端脸上挂起笑容:“快进来,我早就在想,这都入冬了,你怎么还没忙完。”

“哎,我也不知道种地还有那么多麻烦事儿,种了小麦还要种油菜,种了油菜还要锄草,可把我累的。”

谭乐水跟着云端进屋,打量一番:“屋里好黑啊。”

“我们家祖上是大夫,前堂以前是个药房,现在没开了,一直都关着。”

穿过前堂,跨过一道门到后院,一下就亮了起来。

“哎呀,云姐姐,你家的院子比我家大。”

梁辰看到谭乐水,高兴地跑过来:“乐水姐姐,你还记不记得我?”

“怎么不记得你这个小可爱哦,梁辰在家忙什么呢?”

“帮我妈妈洗瓶子,咱们下午要做梨子罐头。”

“那我也来帮忙,”谭乐水撸起袖子。

云端摇摇头,看来今天这个罐头,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云端去厨房拿了几个碗在桌上摆好,每个碗里放上秋梨膏,用开水冲匀。

“先别忙活,喝完秋梨膏再忙。”

谭乐水知道秋梨膏,她凑近闻了闻:“不止有梨子的味儿。”

“对,加了一些止咳的药材。”

“哇,云姐姐真厉害,还会这些呢。”

云端抿嘴笑了笑:“家里世代行医,我虽然不会给人把脉开方,熬点秋梨膏这点小把戏还是会的。”

秋梨膏里加了蜂蜜,喝起来甜滋滋的,一群小孩儿可喜欢了。

喝完秋梨膏,大家干劲更足了,洗瓶子,蒸瓶子,都不用云端吩咐,一群孩子自己就干完了。

云端和谭乐水一边聊天一边削皮,不紧不慢的,忙到半下午才把梨子皮削完。

云端进屋拿白糖,一群孩子守在灶台前烧火,他们最喜欢的环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