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305章 风波再起,长安笑柄。(3/5)

….

这么多人让本汗去得罪,也有些不合适。

那就让慕容孝隽去得罪好了。

一方面可以解决那些家伙偷偷将粮食送给李承乾,另一方面也能检验一下慕容孝隽到底还对自己有几分忠心。

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一举两得。

很快,命令就传到了浇河郡。

慕容孝隽听到这个命令的时候,眉头微微皱起。

他虽然也不喜欢那些背地里干着这些偷偷摸摸的家伙。

但慕容伏允这个命令,可是没安好心。

不管吧,一个尸位素餐跑不了。

可要是管吧,那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关键是,大家伙都看到他浇河郡赚钱了,结果你赚钱了,大鱼大肉的,连口汤都不让我们喝?

不过慕容孝隽倒是没有纠结太久。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既然大汗下令了,那他就奉命行事便是。

再说了,他也有些不齿于那些家伙的行为,虽然他浇河郡是赚了不少,但他也给吐谷浑上交了不少商税啊。

那些家伙,暗地里偷偷摸摸的来,损害的还是吐谷浑的利益。

当天,浇河郡就宣布了,从即日起,奉大汗之命,严查吐谷浑和大明王廷的贸易走私!

这样一来,整个浇河郡又开始混乱了起来。

而就在浇河郡大张旗鼓的严查走私的时候,士族的那些人也终于回到了长安。

去的时候,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挥斥方遒,谁还不是大明王廷未来的国之栋梁?

结果回

来的时候,一个个垂头丧气,失魂落魄,谁又还有昔日之风采?

真正让他们如此的,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做些什么,而是他们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

这就跟大唐那些贱籍一样,也许他们中间有人有经世之才,但那又怎样?一个贱籍就限制了他的高度。

因为贱籍,连机会都没。

而他们在大明王廷的待遇,就好似贱籍一般。

这让他们如何不恼,如何不愤?

可他们恼又如何?愤又如何?

人家大明王廷不欢迎你!

这就是事实。

真要说他们几百人中就没一个可造之材么?

还真不一定。

就算他们之中没有大才,那又如何?

毕竟他们一开始的想法是没错的,大明王廷缺人。

真的缺……

当他们这些士族的学子踏进长安城那一刻起,他们注定就成了这长安城的笑话。

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些家伙遭遇了怎样的刁难和羞辱。

不过倒是没多少人同情他们。

你做初一,他做十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李承乾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优势,狠狠的在士族的脸上抽了一记大耳刮子。

当李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乐得是见牙不见眼,受了士族这么多年的窝囊气,没想到他那儿子给他报了这一箭之仇,怎就一个爽字了得!

….

若不是碍于帝王的身份,李二都恨不得邀请群臣饮宴。

但纵使如此,李二还是在后宫中难得的举办了一场家宴。

有名有姓的妃子,皇子皇女,包括李道宗这些皇室宗亲,那也是悉数不落。

他就是想告诉所有人,今儿,他高兴!

酒宴上,长孙皇后担忧地问道:「陛下,士族为何要让他们回长安?这不是明摆着回来丢脸的么?」

说起这个,李二冷哼一声道:「其心可诛!」

他自然知道士族这么做究竟是何目的,说一句其心可诛,倒是真不为过。

长孙其实也猜到了,所以才担忧,闻言,也是叹了一口气。

李二见状,则是笑道:「你也莫要担忧,士族这一次没占着便宜,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罢了。

高明这孩子,心里还是有数的。

而且从他此举来看,他已经知道了国朝的弊端来自于哪里,这是好事儿。」

对于这个问题,李二还真不太担忧。

「陛下,恪儿的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该就番了?」酒宴上,杨妃小声问道。

作为母亲,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她来问,但她还是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