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305章 风波再起,长安笑柄。(4/5)

李二闻言,正准备开口,长孙皇后却是说道:「恪儿才多大,不急着就番,起码也要先等到成亲之后再说。」

如果是在以前,长孙自然是巴不得这些孩子早日就番,但现在不一样了。

李承乾不在长安,但太子之位却是稳如泰山,那她就希望这些孩子都在自己眼跟前儿待着。

真要是就番之后,她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而且,李承乾的成功虽然在所有人眼中来看,都是难以复制的。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现在这样就挺好。

而且,杨妃这话本意也不是让李恪就番,她也舍不得。

无外乎就是两个人的态度罢了。

李二闻言,笑了笑:「皇后说得对,恪儿还小,就别急着就番了。」

「那便听陛下和皇后的安排便是。」杨妃笑道。

……

皇宫外,魏征家。

孔颖达已经等了魏征半个时辰了。

当魏征在书房里忙活完了,才缓缓走了出来。

「我说魏公啊,你咋还能如此闲庭信步?外面都快闹翻天了。」孔颖达一见魏征,便说道。

魏征却是笑了笑:「你这着急忙慌的找老夫,就为了外面那点儿事儿?」

「还能为何?」孔颖达急忙道,「崔家这些人究竟想作甚?他们这么一折腾,读书人都快成笑柄了!

今日国子监,还有学子提出了什么读书无用论,说什么读万卷书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报国无门,还不如一心商贾,运气好,照样能平步青云。

这王德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听闻今日,不少人去长明酒楼寻王德全,欲要在长明酒楼做一杂役,这可都是天下学子啊,去做一杂役,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儿!」

….

说到最后,孔颖达也是摇头无语。

不过魏征却是笑道:「不过是崔家等人的反击罢了,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来得这么狠?」

「你说他们究竟想干嘛?这不是自己上赶着去丢人么?」孔颖达有些不理解,他是国子监司业,干的就是这个工作,所以这会儿也是头疼。

真要是国子监的学子宁愿去长明酒楼当以杂役也不愿再进学,那他这个国子监司业估摸着也干到头了。

「想干嘛?」魏征笑道,「行了,你就别操心了,人家斗法跟你有啥关系,净瞎操心。

放心吧,王德全知道分寸的,也不会让你难堪,更不会让他家殿下为难,说到底,不过是崔家那些人想要给明王埋颗钉子。

只是这颗钉子最终会轧到谁,那就不好说了。」

孔颖达是个老学究,对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不太了解。

但魏征懂啊,当下就宽慰了他几句。

这事儿,跟他孔颖达真没多大关系,不过是士族和李承乾的隔空斗法罢了。

当然,也不单单是跟李承乾斗法,这一遭,士族那也是火力全开,近乎无差别攻击了。

听魏征这么一说,孔颖达松了口气。

而在房玄龄府上,房玄龄却是一阵冷笑。

士族以为这就能打击到他们刚刚振兴的文教?

当真是痴人说梦。

真要有能耐,你士族从今往后都不进学了,那可能就能打击到刚刚振兴的文教了。

结果,你丫的自己吃得满嘴流油,却跟别人说,这肉不好吃,还是吃糠咽菜的舒服?你糊弄谁呢?

感情全天下的聪明人都在你士族呗?

能被忽悠的,要不是傻子,要不就是已经在烂泥中爬不起来的。真正有脑子的,谁还不知道吃肉就是比吃糠咽菜香一些!

所以说,房玄龄压根就不担心。

同一时间,还是崔家。

士族的那些族长也没回去。

这一次那些族人直接回长安就是出自他们的决定。

李承乾做了初一,他们做十五,这在他们看来,没什么不对的。

至于说丢人,左右都已经丢人了,谁还在乎那些啊?

而且,一次性在长安丢个够,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儿,总好过今后时不时的被人提溜出来编排一通的好。

咱就大鸣大放的让你们看看,我士族是丢人了,但你李承乾就不丢人?

当世人在笑我士族自取其辱的时候,他们难道就不会多想想,你李承乾是不是少了点容人之量?

到头来,到底谁损失更大,那还真不好说。

这也是他们决定让那些族人直接回长安的原因。

一个未来的帝王,无容人之量,这会让多少人望而却步,或者心生隐忧?

「要是王德全能接纳一个学子进入长明酒楼做杂役,那此番我们士族丢人都丢的值得!」郑氏的族长笑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