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buyer的局限性(2/4)
“但是,这和你对自己的规划是不是相符呢?之后,你想从业务一线脱离,让员工们去和客户接触,你只负责管人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金曼曼不否认,林阳在事业上,战斗力要比她和林俏都强太多了——在同龄人里,他也是金曼曼所能接触到最有实权的高管了。大家一样都是人,林阳或许有个好爹,但有好爹的N代多了去了,有多少人能在实务岗坐稳的?林阳的视角有时对她的确有启发性。
“我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我一直很犹豫要不要再招人——其实也不完全是对盈利的顾虑和对风险的恐惧。”
金曼曼承认,自己对于进一步的变化,的确有种本能的排斥,但她现在才逐渐明白自己到底在排斥什么。
“其实,是不是做大,除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外,多少也有对Buyer这行的理解,想要做成什么样——做成标准化流程的规模公司,还是始终保持高度个性化的私人定制。现在,客户还是我去接触,去交谈,只有零星的外单是员工自己谈的,其余一些长线客户,她们的对接也会找员工——但是,她们也都还在群里活跃,我能看得到她们,阅读得到她们的近况和需要。员工只是帮我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如此而已。”
“如果要按小单和俏俏的想法,不断扩张的话,这一切就更像是一门很标准的生意了,有需要的人过来这里,得到制式化的服务,我们主要是发掘需求,提供渠道,没有太多私人化的东西。”
“这就牵扯到你对行业未来的判断了,你觉得这会是Buyer这行的未来吗?越早规模化越有优势?”
他们边吃边谈,林阳的态度是很客观的,并没有透露太多他自己的期望和见解,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是被他无言贯彻的一种态度。
“问题就是我并不觉得这是Buyer这行的未来,而且也不是我想要做的模式。”
金曼曼托腮想了想,“我更喜欢,最早期被你拉去给客户跑腿的那段时间,虽然需求非常的碎片化,有些还很荒谬,赚头也不多,但在我看来,要比批量化的买包卖包有趣得多。当然了,也比做毒药经销要更让我觉得……有意义得多。”
“虽然收费非常的昂贵,但Buyer很多时候的确对客户的生活也起到积极作用,我也不是说我就一定要做什么疗愈业务,对客户没帮助的单子我不接,那有点太鸡汤了,但是,我感觉我也不想完全丢失灵魂,变成商业化的流程……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林阳赏她吃了一块自己切的牛排,“并不难懂,你毕竟是学艺术的,你的工作内容对于客户是否有情绪价值,这很重要。如果你转型做行政管理,主要去管员工的话,工作的反馈感或许会丢失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